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海外求职和国内有什么不一样?

2021-03-17 13:34:30  阅读:225  来源: 互联网

标签:面试官 简历 面试 求职 HR 国内 海外 软件 求职信


 

 

我是Lu Zheng:

 

大家好,我的数据分析师职业生涯是从国外开始的,我重点分享以下3点:

1)面试如何被拒的?

2)如何调整后,成功拿到了offer?

3)中间遇到了哪些坑?

 

1.我的背景,大致经历

 

国内本科工科女,毕业后在上海做市场营销,2016年去了新西兰一边打工一边旅行,同时思考着换行。

 

2018年初,我申请了维多利亚大学的统计学专业的graduate diploma(本科后),一年时间完成了3年本科统计的重点课程。

 

这期间同时做着民宿生意,来支持着我的学业和生活。2018年底毕业前,通过校招项目,拿到新西兰领先的电商平台数据分析师的工作。

 

 

在新西兰工作了近2年后,我于今年9月底搬来了德国柏林。柏林是我非常喜欢的城市,英语普及率高(我的德语还太初级)。

 

欧洲创业公司的摇篮,以及非常多的知名跨国公司也在这里。2个多月的面试磨练,我在上周拿到一家心仪的跨境金融公司的offer。

 

2.如何学习准备的?

 

之前学习了常用的分析工具ExcelSQL,了解了一些基础的统计学知识。

 

我在工作里面接触到的软件,用SQL从公司的数据库里获取需要的数据,用Power BI来可视化数据。

 

有的工作还要用到Python,这个根据自己的目标职位要求灵活选择来学习。

 

工作了几年以后,我非常荣幸被猴子老师加入写书团队,和各行业优秀的分析师一起写了《数据分析思维》这本书。

 

这本书分为两大部分:“方法篇”和“实战篇”。“方法篇”介绍了数据分析中常用的业务指标、分析方法以及如何用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步骤。

 

“实战篇”讲解了如何应用的方法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里面有十二个行业(靠前电商、跨境电商、金融信贷、金融第三方支付、家政、旅游、在线教育、运营商、内容、房产、汽车、零售)的项目案例,其中我负责写了房产行业这一章。

 

 

 

3.如何准备面试的?

 

新西兰的面试我在书里有提到,就不再这里重复来。今天重点说下在德国的面试吧。

 

初到一个新的国家,第一份工作总是比较难找。我在领英、glassdoor等网站里,整理了9家我认为相匹配的公司,然后投递了简历。

 

1周后收到了2家公司的面试邀请,面试邀请率22%

 

公司A是跨14个国家的食品套餐配送平台,我经历了3轮面试(HR初面、技术测试、直属经理),但是第三轮后邮件通知我没通过。

 

公司B是跨42个国家的外卖平台,经历了4轮面试(HR初面、技术测试、部门总经理面试、直属经理面试、团队成员面试)。

 

每次面试间隔一周左右,所以过程大概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整个面试过程走完了一遍,以为offer近在咫尺,HR却通知我未被入用。

 

我邮件问其原因,她和我打了一个电话,把所有面试官对我的意见总结告诉了我。

 

有些面试走到最后一轮未被入用,建议小伙伴们可以询问HR要反馈意见,毕竟我们曾经彼此欣赏过。这样可以直接了解自己的不足,对之后的面试会有很大帮助。

 

接下来的一周我又投了一些公司,面试邀请率是0,拒信是100%。加之之前面试失败的经历,自信心直线下降。

 

4.如何改变后找到工作的?

 

我用了一个周末的时间排解情绪(狂哭一顿),这个方法对我挺管用的。在新的一周开始时,我开始策略性调整方向和进攻,把”找工作“这件事作为一个主体项目,然后划分到具体的小项目,用项目管理软件跟踪管理。

 

我把这几个小项目分别讲一下吧。

 

1)简历

 

许多工作的招聘要求和我的经验吻合,可为什么我被邀请面试的概率却这么低呢?

 

这肯定是我的简历出了问题。问了几个在柏林的同行朋友,请求他们帮我修改简历。

 

朋友们都非常真心的给出了些建设性意见,例如我的简历里字太多,没重点,排版不易阅读,没有照片。

 

在收集了多方意见后,我自己用PPT画了一个模板,缩短了简历内容到一页纸,黑体字突出工作重点,把会用的软件的成熟度可视化,我的部分信息已隐藏,简历模板如下。

 

 

简历中成就一栏我也提到了参与写作的书《数据分析思维》,有的面试官会点链接,进到豆瓣主页,并翻译页面内容成英文,问我参与写了哪一章,有什么内容。

 

有些你很感兴趣的公司,在招聘要求里会列出一些你没用过的软件,这时候不要慌,网上搜搜它的难易程度和掌握它需要的时间。

 

例如,某家公司的取数和可视化都用了一个不常见的软件叫LookML,我搜索了这个软件,软件官网就有免费的培训,时长8小时。(当然前提是你有基本功,会SQL,有分析思维,有快速可视化和呈现的能力)。

 

我自学了以后,把这个软件加到了简历里,再投了这个公司。面试时,面试官问我,你们之前公司也用这个软件吗?

 

我也如实说,没有呢,我看你们要求分析师会用这个,我就去学了一下。面试官会心一笑,此处潜台词:”好家伙,就是冲着我们来的呀!“

 

2)求职信(给面试官的一封信)

 

在西方国家求职,大部分时候都需要附上一封几百字的求职信(cover letter),以说明自己求职的意向等,也是再次展示自己的一个机会。

 

让同行朋友修改我的求职信时,他们都笑了,说你写的也太敷衍了。

 

确实,投出去的每封求职信,都应该对自己负责。时刻要意识到自己的最高目标 —— 拿到工作,而不是完成投递这个动作,海投无诚意也无心意。

 

在认识到问题后,我重整了结构,也同样在网上调研找经验,怎么写可以真诚和出彩,让面试官眼前一亮。

 

我修改后的求职信结构是:

第1段一般是介绍自己过去的经验,也可以提到自己的技能将为公司带来商业价值。

第2段我把对方的岗位要求复制进来,针对每条要求做回答:

 

 

 

 

这样写下来,就是想向面试官表达,我就是你们心目中的最佳候选人。选我,选我,选我!

 

求职信的第3段可以写自己对公司业务模式的了解及愿景。

 

基本上这样子的求职信的结构会让面试官清楚的知道,你很了解了他们的公司和岗位,你有认真的做过调研。

 

筛简历第一轮一般是HR,他们不会很了解每个岗位的太具体的工作细节,如果你把招聘要求清楚列出来并作出回应,可以省去他们在招聘要求和简历之间做对比抓重点的时间。

 

所以,请主动的把有用高效的信息投进HR的嘴里。

 

一个小经验,如果知道招聘官或HR的姓名,可以在信开头写Dear Mr./Mrs xxx 更显得尊重。

 

简历和求职信修改过程是我痛并快乐着的10天。同时我找前经理要了一封推荐信,以增加面试邀请的概率。

 

在这两方面准备都做好后,我开始新一轮的简历投递。投了6个公司,一周后收到4个面试邀请,面试邀请概率是67%,比上一轮提高了200%的邀请率,并且0拒信。

 

敲开公司的大门这一关,成功。

 

3)梳理工作内容

 

面试前,要对自己曾经做过的项目,团队的合作分工,用过的软件有充分的了解,尤其是写在简历上的项目。

 

简历上写的每个字,都是已经抛出去的球。当被面试官问起来,就得必须圆的回来。

 

参考一个稍微反面的例子,《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的詹秋怡在面试时,简历上写到在校5门成绩是A。面试官问她哪5门,她可能是紧张,并没有全答上来。印象减分

 

 

最好整理3-5个参与过的项目,从头到尾的自己在家练着说几遍。有时候面试官的问题比较开放性,你可以自由发挥。在简短回答后,他还希望听多一些内容,那么继续提及你做过的项目就是很好的实证补充。

 

没有工作经验的同学,可以在网上或者找前辈要些项目做。或者找一些初创公司的志愿项目,又或者就事实做一些带数据的分析。

 

划重点,项目,可以很有力的展现你对该岗位的热情。”我做过“ 的句式比 ”我想做“和”我知道“ 有用太多。

 

4)面试问题总结和准备

 

每参加一次面试都似上了一次战场,经验宝贵。把面试里一些棘手的问题,以及面试官给的反馈写下来做总结和复盘,会对之后的面试很有帮助。

 

5)建立人设

 

领英在国外找工作非常实用,请保持领英的内容和简历上类似。许多公司对候选人感兴趣时,会上领英上看看他们的动态,以及他们上家公司的规模,资料是否真实等等。

 

把领英”我要求职“的按钮打开,猎头和HR在人才库的搜索时,会更容易发现你。

 

你也可以主动搜寻一些猎头公司,和他们的相关领域的猎头约时间聊聊天,告诉他们,请有工作机会的时候联系我。和猎头的合作,是双赢的,主动争取肯定没错。

 

除了领英,github,kaggle,medium等专业相关的平台,都可以多更新自己做过的项目,或对于数据分析的文章。如果是国内求职,可以把项目放到知乎等平台上。

 

6)调整气场

 

首先要明白,大多数优秀的主持人上台前都会紧张,那么普通人在的面试,演讲时紧张,再正常不过了。

 

怎么克服紧张,让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好呢?

 

推荐一本书《高能量姿势》,书里面提到在做过一些实验后,得出结论人在皮质醇低,睾酮高的时候,状态稳定,能量强。从激素的角度,怎么可以让人快速的达到这个状态?

 

1)在面试前,摆出神奇女侠双手叉腰挺胸抬头的姿势,或其他身体展开性的姿势,保持两分钟。

 

2)弱化焦点效应。太在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会带来弱势心里,更自贬,引发嫉妒或生气。强势心里会更加宽容,更自尊,说话声音会更慢,跟他人有目光接触,不害怕停顿。

 

小伙伴可以自己找书来看看。

 

气场打开了,着装我也稍微提一下吧,最好以深色职业为主。

 

虽然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对着装没要求,但那是对入职以后的员工。面试的时候,还是要尽量在潜意识层面,给人”你很专业“的印象(我就犯过着装过于随意的错误,整场面试下来,别人觉得我太随意)。

 

如果是网络面试,在面试前,查看家里的wifi、手机、电脑等设备的情况。和朋友测试下,面试要使用的视频软件,通话效果好不好,会不会卡(同样,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面试时网络卡到根本没办法听清对方说话,最后只能通过打电话完成面试,但是整体节奏被打乱了)。

 

把上面整个步骤走一遍,相信你们离理想工作也不远了,祝大家找工作顺利。

 


 

上面内容来自“猴子数据分析学院”学员分享的求职经验,来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573926/answer/1609412476

 

推荐:你有一份求职秘籍待领取

 

 

标签:面试官,简历,面试,求职,HR,国内,海外,软件,求职信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houzidata/p/14548820.html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