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每年10万被动收入目标分解 | 进击

2021-05-30 15:52:07  阅读:353  来源: 互联网

标签:选项 10 软件开发 进击 假设 被动 目标 分解 隐含


以终为始,步步追问

做目标分解,通常采取自顶向下的策略(也即以终为始)。比如你的目标是5年后,实现每年10万元的被动收入,自顶向下分解的结果如下:

图片

那分解过程的关键是什么呢?

关键就是要重复询问自己一个问题:要实现这个目标,有哪些可能的方式,必须完成什么。

不断地问,重复地问,递进,递进,再递进,直到找到一系列最小的无需拆分的那些“必须完成的什么”,它们就是你可以立即开始行动的下一步。

以终为始,步步追问,可以帮助你找到实现目标的若干种可能,以及每种可能能否落地、怎么落地,但这里面其实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很多人往往找不到几个实现目标的可能选项。

那么,怎样才能发现更多可能呢?

图片
如何发现更多可能

我们过去的成长环境,我们获得的知识,我们的经历,往往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思维限制,使得我们在面对一个问题或一个目标时,只能发现符合既往思维惯性的选项,最终发现没有选择或不得不选择我们不喜欢的方案。

这种思维惯性,就是“隐含假设”。我们需要识别出来自己在寻找问题解决方案时都使用了哪些隐含假设,破除这些假设,再结合头脑风暴的方法,就能够找到三个或者更多的可选项,扩大自己的选择范围。

  • 隐含假设

隐含假设会在我们思考时不请自来,限制我们思考的角度和范围,导致我们只能看见两三个“可见选项”,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比如一位软件开发工程师,虽然不再喜欢做软件开发,可在找工作时往往还是会选择软件开发职位。因为他觉得自己干了多年技术,没有别的技能,只能接下来还干技术。

我们时时刻刻被隐含假设影响着,但却往往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或者意识到了但觉得自己无力改变。

其实只要你识别到了你在做决定时使用的隐含假设,就可以想办法改变。

要识别隐含假设,最关键的就是,问问自己:这个选择是因为什么而得出来的。

多问问这句话,你就能找出那些决定你某个选项的隐含假设。

就软件开发工程师找工作这个例子来讲,他觉得自己只能继续做软件开发,是基于下面的假设:

  1. 我擅长做什么,就得一直做什么

  2. 我没有相关经验,不可能找到软件开发之外的工作

  3. 我没办法在做软件开发工作的同时培养其他的技能

  4. 过去积累知识、技能、经验投入了很多成本,不能放弃

那其实呢,每一个隐含假设都是可以打破的:

  1. 雷军原来做软件开发,现在创办了了不起的企业。

  2. 饭姐李雯原来是UI设计师,后来离职创立了自己的美食工作室;《少年啊,前路漫漫》的作者徐沪生,原来是软件开发工程师,现在专事写作。

  3. 邹鑫原来是国企的软件工程师,后来学习时间管理,出了时间管理故事书《小强升职记》,现在自由职业。

  4. 安晓辉(《你好哇,程序员》及《Qt Quick核心编程》作者)一开始做技术支持,后来转作软件开发,收入只有原来三分之一。

你看,隐含假设都是可以打破的,关键就在于你是不是能清空自己的大脑,不受过往经验的束缚,让自己从零开始来思考。

再以我们的工薪族实现10万元被动收入为例,很多工薪族可能都不会把信托收入、房租、版税、证书挂靠等列入考虑范围。其中隐含的假设可能有:

  • 我没钱,无法买大额信托

  • 我没钱,买不了房子出租

  • 我不会写作,不可能有版税

  • 我没时间,没办法考取建造师、营养师等证书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还是只是你假定了自己做不到?

其实,只要你愿意放下各种假设,能够从零开始思考,就可能获得更多选项。

在我们寻找更多选项时,可以借助头脑风暴法。

  •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是由美国奥斯提出的,一种激发集体智慧,产生和提出创新设想的思维方法。

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指一群人(或小组)围绕一个特定的兴趣或领域,进行创新或改善,产生新点子,提出新办法。

头脑风暴法的过程如下:


头脑风暴的关键步骤有两个:

  1. 产生尽可能多的选项

  2. 评估选项,选择可行方案

在产生选项时,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只提选项,不做评判。这个阶段的目标就是找到尽可能多的选项,哪怕这个选项不合常理不可思议都没有关系。

比如我们头脑风暴一根皮带的用途,很多人会提供束腰、捆书、抽打等常规的选项,但也可能有吃、甩着听响、剪了做手工、做狗项圈、导盲、拔河等这些超乎预料的选项。

当我们遇到这些“不合常理”的选项,也必须忠实的记录,不要评判。切记,只有完成了选项搜集,到了评估阶段,我们才能来分析一个选项的可行性和优缺点。

在第一个阶段就迫不及待地对别人提出的选项做各种评判,是我们在头脑风暴时经常犯的错误。

第一阶段的目的就是激发想象,搜集尽可能多的选项,应该持绝对开放的心态,鼓励从任何角度提出任何选项,哪怕这些选项看起来不可思议,也要继续鼓励尝试。

头脑风暴虽然是用于激发集体智慧的方法,但你也可以一个人来使用它,而且往往独自一个人运用时会更有创造力。


实战目标分解

现在,我们使用头脑风暴法(实施头脑风暴时,记得放下任何的假设哦),来演练一下如何分解“工薪族实现10万元被动收入”这个目标。

这项工作分三个阶段:

  1. 递归分解选项,直到所有选项不可进一步拆分,生成选项树

  2. 分析自己的知识、技能、经历、资产、人际关系,构建筛选器

  3. 用自己的筛选器,剪去目标树上不适合自己的分支

  • 分解选项

在分解选项这个阶段,一定要放下“哪些被动收入形式适合我”、“不行,我没钱”、“我没这种能力”这些自我假设和判断,你只管尽情列出你知道或你听说过的所有被动收入的可能(也可以搜索):

  • 租金

  • 版税

  • 股票分红

  • 信托

  • 债券

  • 基金

  • 期货

  • 自己的企业

  • 企业合伙人

  • 广告位

  • 分答

  • 存款

  • 视频课程

  • ……

现在,你的目标分解图是这样的:


接下来,对上图中的第一级选项再次应用头脑风暴,进一步拆分。

注意,只要某一个层级的选项还可以拆分,就可以反复做这一步。

我们来看看如何得出二级选项吧。

此时最重要的是,针对每个选项,再次询问这个问题:要实现这个目标,有哪些可能的方式,必须完成什么。(还记得吗,我们一开始说的“以终为始,步步追问”)

比如租金,有这些方式:住宅租金、商铺租金、工地活动房、脚手架、挖掘机、汽车……

比如广告位,有这些方式:汽车车身、博客、个人站点、临街的窗户、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一点资讯等)、优酷或爱奇艺或YouTube上的视频……

比如版税,实体书、电子书、起点或创世等网站上的付费连载、得到专栏……

比如100万起购的信托,与人合买、自备资金购买……

比如分答,成为答主、做提问的人……

比如企业合伙人,为别人提供天使投资、参与股权众筹……

只要你放开心中的隐含假设,不要评判这个选项是否适合自己,就能找到很多选项,自己想不到,也可以使用搜索引擎。

当你把每种选项的可能实现方式都列出之后,你的目标分解图变成了这样:


好啦,接下来你知道怎么做了:继续分解,反复分解,直到分无可分。

分解到最后,目标树成了下面的样子(为便于显示,折叠了部分分支,隐藏了部分分支):


现在,可以来分析自己的资源,构建自己的筛选器了。


构建自己的筛选器

所谓筛选器,就是你自己拥有的资源清单,借助它们,你可以实现某个选项。

这一步可以使用下面的表格来避免遗漏:

知识技能经历人脉资产
金融写作写过三本书李四总住宅两套
演讲在阿里云工作三年王五总商铺两套
天文表演在腾讯架构师三年赵六奥迪A3一辆
医药学习组织过一次千人演讲张三同仁堂股票20万
育儿开车穿越罗布泊丁一个人博客
花卉编程骑行中国胡巴三本图书
…………………………

可以这样简单区分知识和技能:知识一般是名词,技能是动词,指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注意,注意,上面的表格代表的是过去时,而我们要用成长型思维来看待自己,给未来留足可能性。

放眼未来,你可能会渴望拥有一些你现在没有的知识、技能、人脉,它们有助于你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你可以把这些知识、技能、人脉、资产等制作成另一张表格——梦想表格。

拥有了梦想表格,你就不至于完全被过去决定,你就有更多可能性。

不要担心自己将来能不能真的拥有梦想表格中的东西——只要你有自主学习能力、只要你积极主动发展自己,就可以拥有。

图片
剪掉不适合的分支

当你有了自己的资源表格和梦想表格,就可以对照着目标分解树来做筛选了。

比如我能写作,那就要保留版税、广告这两个分支;因为我有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分答这个分支可以保留;我有编程语言的知识,有软件开发的技能,还有培训技能,那视频课程这个分支也可以保留……

注意,注意,注意,你在筛选时,一定要参考梦想表格,在目标分解树上保留你想要的梦想分支,这样你的生活才有滋味,将来才有追求。

每个人都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哦。

比如,某人理想中的目标树是这样的:

图片

图片
小结

进行目标分解时,可以使用纸、笔,也可以借助脑图工具(我用的是XMind)。不管使用什么工具,分解的步骤都是一样的:

  1. 使用头脑风暴法,生成目标树。在为某个目标寻找选项时,需要放下心中的隐含假设,不带评判地列出所有可能。

  2. 梳理自己的资源,整理出筛选表格。

  3. 根据筛选表格,剪掉不合适的分支。

现在,相信你对如何分解目标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可以开始你自己的练习了——快快找到你的一个小目标,开始吧。

到现在为止,我们拿到的还是目标,要想目标真正落地,还要形成计划,下一篇文章,我们来介绍如何从目标导出行动计划,敬请期待。


标签:选项,10,软件开发,进击,假设,被动,目标,分解,隐含
来源: https://blog.51cto.com/u_15127665/2833605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