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掌握3元素,绩效考核不再冷得嫑嫑的

2021-05-21 15:30:46  阅读:162  来源: 互联网

标签:评量 管理 元素 主管 员工 冷得 绩效 绩效考核 企业


大型企业为提高评量的公平性及提升主管管理能力以发展人才,不断地给予主管及员工大量的绩效管理相关训练,但训练效果仍难运用在实务操作上,真能参透评量精髓的人少之又少,绩效评量结果亦难让员工心悦诚服,绩效评量在企业中往往就成为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例行公事。

上班族间流行的一句俗语「好的主管带你上天堂,不好的主管让你住病房。」PwC针对新世代的调查也发现,主管的全力支持与欣赏肯定能够增加企业人才的黏着度。

不过,有可以带你上天堂的主管还不够,还需要的是一道向光明攀登的阶梯──公平合宜的绩效管理制度,一步一步地引导关键人才登峰造极。

沦为「鸡肋」的绩效考核制度?
每当收到公司寄发的「年度绩效考核注意事项」时,无论主管、同仁,还是人资单位都叹了好大的一口气,哎,又来了……。

从1954年彼得杜拉克的目标管理(MBO)开始,企业便开始了一波波与时俱进的绩效管理热潮,1990年代初期学者们更是提出了「职能评鉴」和「平衡计分卡」的概念。职能评鉴将评量的焦点不再只关注于纯量化的结果;平衡计分卡则是以更明确的机制将目标、行动与策略连结,使企业认清使命和策略,并将量化指标和企业活动相连接,让口号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无奈的是,Mark Murphy针对四万八千名执行长、主管与员工的调查显示,仅有13%的主管与同仁,和6%的执行长觉得年终考核是有效的。

大型企业为提高评量的公平性及提升主管管理能力以发展人才,不断地给予主管及员工大量的绩效管理相关训练,但训练效果仍难运用在实务操作上,真能参透评量精髓的人少之又少,绩效评量结果亦难让员工心悦诚服,绩效评量在企业中往往就成为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例行公事。

不再食之无味让人食髓知味
在企业纷纷以急寻人才与留下关键人才为要务的当下,过往的绩效管理制度套用在现今的环境下,已渐显不合时宜的疲态,同一套绩效管理制度无法一体适用于所有不同工作类型的员工,不适合的制度就像用错锅子,无法烹煮出关键人才的最佳滋味。

《管理顾问》(Consulting)杂志评选年度「25位顶尖企管顧问」之一的谭拉.钱德勒(M. Tamra Chandler)在其新作《别让绩效管理毁了你的团队》中,点出传统绩效管理的陷阱,并指出企业设计绩效管理应具备的三大元素:培育人才、公平奖惩、及推动组织绩效。

加点糖吧!培育人才
空有制度而无适当的环境让同仁施展,制度只是空壳。

钱德勒认为企业应创造让员工可以获得即时指引与协助的环境,让他们能得到成长与生涯发展的建议。透过组织安排的教练或导师(Coach or Mentor),协助员工推行同时考量个人目标与组织期待的发展计画,让员工参与发展计画的订定,将个人发展的主导权还给员工,增加同仁参与感,创造组织与员工的双赢。

加点盐吧!公平奖惩
企业进行奖酬分配时,实务上常碍于子弹不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考量下,导致无法拉大奖酬差异化的幅度,让主管与员工双双受挫。

钱德勒建议应采「薪水绑能力,奖力绑贡献」的模式,并厘清所在的组织中所认定的公平是什么,

因奖惩考量的范畴不仅是薪资,亦包含: 奖金、正式/非正式奖励、专案指派、晋升、训练发展机会等。依组织独特性设计,以逐步达成公平奖惩的目标。

记得加热!推动组织绩效
当年甘迺迪前往NASA 查看美国登陆月球计画进度时,询问一位正在擦玻璃的清洁人员在做什么,对方非常骄傲地回答:「先生,我正在帮助人类实现首次登陆月球。」

钱德勒提到,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员工对公司目标或愿景的认同度与公司的绩效表现成正相关。因此,让员工知道企业愿景之外,还要让员工相信它,建立员工与组织的感情认同,员工才会有参与及实践的热情。

要落实企业目标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让组织愿景能转化为具体行动的架构,透过绩效管理机制让组织目标从上而下清楚联结,也才能确实推动组织绩效。

料理出企业和关键人才完美搭配的好滋味
面对大环境的转变,唯有以回归以「人」为解决问题的核心,才能让绩效管理真正成为组织前进的动力。

有感于「千禧世代」(出生于1980年至2000年之间)需求的转变,2014年PwC美国启动Snapshot及时回馈机制,将个人发展之舵交还给员工,透过3C装置(手机、iPad、及电脑),让员工能及时向全球曾有工作互动的PwC同仁取得工作表现的回馈,使组织中各层级更易于彼此回馈与沟通,员工则可透过即时的「战斗力分析雷达图」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及发展状况。

Snapshot及时回馈机制仅是推动绩效管理的一个小环节,推动过程中最核心的是塑造自我学习与持续发展同仁的文化,这项机制在各国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依据各国文化、法令、在地经营策略、工作性质等状况,也有不同因时、因地制宜的设计。

构建持续绩效管理体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有了合适的绩效管理制度,就像有了对的厨具和食谱,可以不再炒冷饭,料理出关键人才的醍醐味。

为什么持续绩效管理如此重要,原因是以下几点:1) 持续绩效管理带来了变化:绩效管理是使团队向业务/组织目标看齐的过程。由于业务目标随着市场的波动而不断变化,绩效指标也需要相应的发展。2)持续绩效管理确保了进步哈:当你不断地监测过程和绩效,并寻找改进的方法时,你就一定会在你所做的任何事情上取得进展。这正是持续进展管理帮助团队得以实现进步的根本原因。3)持续绩效管理能保持员工的积极性:当员工看到企业的领导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关注他们的进步时,他们肯定会感到比以前更有动力。因此,持续绩效管理的最大好处是激发了团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做到最好,并且每天都有进步。

正是对持续绩效管理的深刻理解,Tita 构建了围绕 OKR 目标管理+工作执行管理+绩效考核评估一体化的绩效管理平台。不仅能为企业提供 OKR 目标管理,同时结合新时代的管理变革,整合了更多能力,以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绩效管理的落地。例如:围绕目标的反馈,简单通过 @ 一对一的沟通,随时表达认可的「点赞」,过程任务的反馈评价,最终结合过程目标推进和执行推进,结合工作绩效结果的考核,全方位帮助企业完成持续绩效管理落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传统考核中,对于工作业绩考核、目标达成考核、工作执行考核,将天然通过灵活多变的考核模板去支撑。企业在考核变革的过程中,很多企业也像字节跳动一样,开始重视「参与协作的同事」对员工给出客观的评价。在 Tita,整合了「同事评价」,从同级、同部门、下属和自由邀请等多维度同事关系,来实现企业的 360 环评。同事不仅仅来参与评价,还能占最终的权重,让员工的绩效结果不再是上级一言堂。

掌握3元素,绩效考核不再冷得嫑嫑的

标签:评量,管理,元素,主管,员工,冷得,绩效,绩效考核,企业
来源: https://blog.csdn.net/TitaOKR/article/details/117123146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