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HTTP - 1. HTTP 的发展历程

2021-02-19 15:05:12  阅读:177  来源: 互联网

标签:协议 发展 1.1 互联网 服务器 HTTP 浏览器 历程


HTTP 协议始于三十年前蒂姆·伯纳斯 - 李的一篇论文;

HTTP/0.9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的互联网世界非常简陋,计算机处理能力低,存储容量小,网速很慢,还是一片“信息荒漠”。网络上绝大多数的资源都是纯文本很多通信协议也都使用纯文本,所以 HTTP 的设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时代的限制。
这一时期的 HTTP 被定义为 0.9 版,结构比较简单,为了便于服务器和客户端处理,它也采用了纯文本格式。蒂姆·伯纳斯 - 李最初设想的系统里的文档都是只读的,所以只允许用“GET”动
作从服务器上获取 HTML 文档,并且在响应请求之后立即关闭连接,功能非常有限。

HTTP/0.9 虽然很简单,但它作为一个“原型”,充分验证了 Web 服务的可行性,而“简单”也正是它的优点,蕴含了进化和扩展的可能性

HTTP/1.0

在 1996 年正式发布
在多方面增强了 0.9 版,形式上已经和现在的 HTTP 差别不大了:

  • 增加了 HEAD、POST 等新方法;
  • 增加了响应状态码,标记可能的错误原因;
  • 引入了协议版本号概念;
  • 引入了 HTTP Header(头部)的概念,让 HTTP 处理请求和响应更加灵活;
  • 传输的数据不再仅限于文本。
    但 HTTP/1.0 并不是一个“标准”,只是记录已有实践和模式的一份参考文档,不具有实际的约束力,相当于一个“备忘录”。

HTTP/1.1

“浏览器大战”极大地推动了 Web 的发展。于是在“浏览器大战”结束之后的 1999 年,HTTP/1.1 发布了 RFC 文档,编号为 2616,正式确立了延续十余年的传奇。
从版本号我们就可以看到,HTTP/1.1 是对 HTTP/1.0 的小幅度修正。
但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它是一个“正式的标准”,而不是一份可有可无的“参考文档”。这意味着今后互联网上所有的浏览器、服务器、网关、代理等等,只要用到 HTTP 协议,就必须严格遵守这个标准,相当于是互联网世界的一个“立法”。

HTTP/1.1 主要的变更点有:

  • 增加了 PUT、DELETE 等新的方法
  • 增加了缓存管理和控制
  • 明确了连接管理,允许持久连接
  • 允许响应数据分块(chunked),利于传输大文件
  • 强制要求 Host 头,让互联网主机托管成为可能

HTTP/2

Google 首先开发了自己的浏览器 Chrome,然后推出了新的 SPDY 协议,并在 Chrome 里应用于自家的服务器,如同十多年前的网景与微软一样,从实际的用户方来“倒逼”HTTP 协议的变革,这也开启了第二次的“浏览器大战”。
历史再次重演,不过这次的胜利者是 Google,Chrome 目前的全球的占有率超过了 60%。“挟用户以号令天下”,Google 借此顺势把 SPDY 推上了标准的宝座,互联网标准化组织以 SPDY 为基础开始制定新版本的 HTTP 协议,最终在 2015 年发布了 HTTP/2,RFC 编号 7540。
HTTP/2 的制定充分考虑了现今互联网的现状:宽带、移动、不安全,在高度兼容 HTTP/1.1 的同时在性能改善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主要的特点有:

  • 二进制协议,不再是纯文本;
  • 可发起多个请求,废弃了 1.1 里的管道;
  • 使用专用算法压缩头部,减少数据传输量
  • 允许服务器主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
  • 增强了安全性,“事实上”要求加密通信。
    但由于 HTTP/1.1 实在是太过经典和强势,目前它的普及率还比较低,大多数网站使用的仍然还是 20 年前的 HTTP/1.1。

HTTP/3

在 HTTP/2 还处于草案之时,Google 又发明了一个新的协议,叫做 QUIC,而且还是相同的“套路”,继续在 Chrome 和自家服务器里试验着“玩”,依托它的庞大用户量和数据量,持续地推动 QUIC 协议成为互联网上的“既成事实”。
在2018年互联网标准化组织 IETF 提议将“HTTP over QUIC”更名为“HTTP/3”并获得批准,HTTP/3 正式进入了标准化制订阶段,也许两三年后就会正式发布,到时候我们很可能会跳过 HTTP/2 直接进入 HTTP/3。

http-note 笔记内容来自极客时间《透视HTTP协议》专栏--罗剑锋老师 努力学习 受益匪浅

标签:协议,发展,1.1,互联网,服务器,HTTP,浏览器,历程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yf-98/p/14416131.html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