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ABR协议

2021-02-17 18:02:00  阅读:248  来源: 互联网

标签:协议 目的 转动 ABR LQ 移动 节点 路由


ABR协议

特性

路由决策由目的节点完成,按需路由协议,没有使用中间节点的路由信息(避免路由过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路由选择准则

三条优先级从高到低:

  1. 相互关系稳定度最高
  2. 跳数最小路由
  3. 任选一条

路由寻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源节点SRC发出请求分组(BQ),中间节点(IN)每收到这样一个分组,删除上行节点的相邻节点相互关系梯度条目,再把自己的相互关系梯度条目加上去,发送给下行节点。最后目的节点(DEST)收到的就是这样一条源路由。

路由重建

分几种情况讨论节点移动之后的路由重建

源节点移动

每次源节点移动后初始化路由寻找进程

目的节点移动

目的节点的紧邻上行节点(转动节点,也是源路由的最后一跳节点)删除到达目的节点的路由,运行目的节点寻找进程(LQ[H]),如果目的节点收到这条LQ消息,则返回REPLY消息,从而更新路由;如果目的节点未收到,产生超时错误,转动节点后撤到上一跳(此时是源路由的倒数第二跳节点)。一直往复下去,直到找到一条新路由或者转动节点已经撤回源路由的一般长度为止。

中间节点移动

以上臂节点移动为例,下臂同理。
上臂指的是从半程位置到目的节点的一半路由。设节点A在移动。A的紧邻上行节点(转动节点)删除到A的输出条目,A的下行节点同理。转动节点启动LQ[H]进程,目的节点有可能会接收到多个LQ分组,从中选择一条最接路由,回送给转动节点。此时从转动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所有中间节点都更新其路由表RT。如果转动节点不存在到目的节点的路由,则后撤是转动节点的上行节点,一直到能找到路由为止。

参考文献

陈林星著《移动Ad Hoc网络——自组织分组无线网络技术》

标签:协议,目的,转动,ABR,LQ,移动,节点,路由
来源: https://blog.csdn.net/xiaokeai66630/article/details/113835267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