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网络安全技术心得体会

2021-01-08 15:31:09  阅读:195  来源: 互联网

标签:网络安全 心得体会 网络 信息 技术 安全 防火墙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心得体会

通过对网络安全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网络安全技术的相关知识。大致来说,所谓网络安全指的是对网络系统中各类软硬件和数据信息等提供保护屏障,确保数据信息不受到恶意侵入、窃取等破坏,保证网络服务和系统运行能够持续不间断地进行下去。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计算机网络日益扩展和普及的今天,计算机安全的要求更高,涉及面更广。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危险已经渗透于社会经济、军事技术、国家安全、知识产权、商业秘密乃至个人隐私等各个方面。因此网络安全技术不但要求防治病毒、提高系统抵抗外来非法黑客人侵的能力,还要提高对远程数据传输的保密性,避免在传输途中遭受非法窃取。但是,开放的信息系统必然存在众多潜在的安全隐患,安全技术作为一个独特的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有效地防止或检测对网络的攻击也成为当务之急。
网络安全技术涉及层面非常之广,而最普及的技术知识大概有以下内容:

1.防火墙技术

防范网络攻击最常用的方法是防火墙。防火墙是目前最为流行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它使内部网络与Internet之间或与其他外部网络互相隔离,限制网络互访,用来保护内部网络。防火墙作为内部网络安全的屏障,其主要目标是保护内部网络资源,强化网络安全策略,防止内部信息泄露和外部人侵,提供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提供对网络活动的审计、监督等功能。利用防火墙技术,经过仔细的配置,一般能够在内外网络之间提供安全的网络保护,降低网络安全的风险。防火墙的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

1.1包过滤技术

包过滤防火墙的安全性是基于对包的IP地址的校验。在Internet这样的TCP/IP代网络上,所有往来的信息都是以包的形式传输的,包中包含发送者的IP地址和接收者的IP地址信息。包过滤防火墙将所有通过的信息包中发送者IP地址、接收者IP地址、TCP端口、TCP链路状态等信息读出,并按照系统管理员所设定的过滤规则过滤信息包。那些不符合规定的IP地址的信息包都会被防火墙屏蔽掉,以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这是一种基于网络层的安全技术,对于应用层即内部用户的黑客行为是无能为力的。

1.2代理技术

代理服务器适用于特定的Internet服务,如HTTP、FTP等等。代理服务器接收客户请求后会检查验证其合法性,如其合法,代理服务器会像一台客户机一样取回所需的信息再转发给客户。代理服务器会像一堵墙一样挡在内部用户与外界之间,将内部系统和外界隔离开来,从外部只能看到该代理服务器而无法获得任何的内部资源,如用户的IP地址等等。而且会详细地记录所有的访问状态信息。代理服务器只允许有代理的服务通过,而其他所有的服务都会被封锁住。这一点对系统安全是很重要的,只有那些被认为“可信赖的”服务才允许通过防火墙。另外代理服务还可以过滤协议,如可以过滤FTP连接,拒绝使用FTP命令,以保证用户不能将文件写到匿名服务器。代理服务具有信息隐蔽,保证有效的认证和登录,简化了过滤规则等优点。
网络地址转换服务可以屏蔽内部网络的IP地址,使网络结构对外界来讲是不可见的。

1.3 状态监视技术

状态监视服务的监视模块在不影响网络安全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采用抽取有关数据的方法对网络通信的各个层次实施监测,抽取状态信息,并动态在保存起来作为安全决策的依据。监视模块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和应用协议,可以方便地实现应用和服务的扩充。与包过滤和代理服务不同,当用户访问请求到达网关的操作系统前,状态监视器要抽取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结合网络配置和安全规则做出接纳、拒绝、身份认证、报警或给该通信加密等处理动作。状态监视服务可以监视RPC(远程过程调用)和UDP(用户数据报)端口信息,包过滤和代理服务则都无法做到。

2.信息安全与数据加密技术

与防火墙配合使用的安全技术还有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是为提高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数据被外部破析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

2.1 信息安全属性

(1) 保密性/机密性
指信息不被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或被其利用的特性。不但包括信息内容的保密,还包括信息状态的保密。
(2) 完整性
指信息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更改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偶然或蓄意地删除、修改、仿造、乱序、重放、插入等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3) 可用性
是信息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可用性一般以系统正常使用时间与整个工作时间之比来度量。信息的可用性与硬件可用性、软件可用性、环境可用性等方面有关。

2.2 个人敏感信息

个人财产信息:银行账号、鉴别信息(口令)、存款信息(包括资金数量、支付收款记录等)、房产信息、信贷记录、征信信息、交易和消费记录、流水记录等,以及虚拟货币、虚拟交易、游戏类兑换码等虚拟财产信息。
个人健康生理信息:个人因生病医治等产生的相关记录,如病症、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报告、手术及麻醉记录、护理记录、用药记录、药物食物过敏信息、生育信息、以往病史、诊治情况、家族病史、现病史、传染病史等,以及与个人身体健康状况产生的相关信息等。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个人基因、指纹、声纹、掌纹、耳廓、虹膜、面部识别特征等。
个人身份信息:身份证、军官证、护照、驾驶证、工作证、社保卡、居住证等
网络身份标识信息 :个人信息主体账号、口令、口令保护答案、用户个人数字证书等的组合。
其他信息:性取向、婚史、宗教信仰、未公开的违法犯罪记录、通信记录和内容、通讯录、好友列表、群组列表、行踪轨迹、网页浏览记录、住宿信息、精准定位信息等。

2.3数据传输加密技术

目的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常用的方法有线路加密和端一端加密两种。前者侧重在线路上而不考虑信源与信宿,是对保密信息通过各线路采用不同的加密密钥提供安全保护。后者指信息由发送者端自动加密,并进人TCP/IP数据包回封,然后作为不可阅读和不可识别的数据穿过互联网,当这些信息一旦到达目的地,被将自动重组、解密,成为可读数据。

2.4 数据存储加密技术

目的是防止在存储环节上的数据失密,分为密文存储和存取控制两种。前者通常是通过加密算法转换、附加密码、加密模块等方法来实现的。后者是对用户资格、权限加以审查和限制,防止非法用户存取数据或合法用户越权存取数据。

2.5 数据完整性鉴别技术

目的是对介人信息的传送、存取、处理的人的身份和相关数据内容进行验证,达到保密的要求,通常包括口令、密钥、身份、数据等项的鉴别,系统通过对比验证对象输人的特征值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参数,实现对数据的安全保护。

2.6 密钥管理技术

为了数据使用的方便,数据加密在许多场合集中表现为密钥的应用,因此密钥往往是保密与窃密的主要对象。密钥的媒体有磁卡、磁带、磁盘、半导体存储器等。密钥的管理技术包括密钥的产生、分配保存、更换与销毁等各环节上的保密措施。

2.7 常用国密算法

国密算法是我国自主研发创新的一套数据加密算法,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经颁布了多个算法标准。
种类 国外 国产
分组密码 DES SM4
公钥密码 RSA SM2
哈希函数 MD5 SM3
为什么采用国密算法:
(1) 网络安全已经上升成我国的国家战略,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② 保障数据安全的本质就是依靠密码算法和安全体系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安全、可信。③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国外制定的安全协议和加密算法,这无法满足关键系统、设备的安全、自主、可控,网络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3.VPN技术

VPN(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核心是采用隧道技术,将专用网络的数据加密后,透过虚拟的公用网络隧道进行传输,建立一个虚拟通道,让两者感觉是在同一个网络上,可以安全且不受拘束地互相存取,从而防止敏感数据的被窃。

4.入侵检测,攻击防御技术

防火墙是系统的第一道防线,用以防止非法数据的进人。但防火墙并不是万能的,它只能防止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的破坏,只能按照规则的设定一成不变的阻止网络数据传送。入侵检测、攻击防御系统则是按对整个网络上的各种活动进行监听,判断网络上的违规活动向系统管理员报警,同时按照管理员制定的规则进行阻断和其它防范措施。

5.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规定五个动作

定级:按照等级保护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确定其安全保护等级。
备案:按照相关管理规定报送本地区公安机关备案。
建设整改:对已有的等级保护对象,根据已经确定的安全保护等级,完成系统整改。对新建、改建、扩建的等级保护对象应当按照等级保护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施工。
等级测评:按照其安全保护等级相对应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定期进行安全状况检测评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和漏洞。
监督检查:公安机关按照等级保护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重点对第三级、第四级等级保护对象的安全等级保护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6.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全面分析用户网络的安全风险和威胁,并估计可能由此造成的损失或影响。风险评估的过程:风险分析中涉及资产、威胁、脆弱性三个基本要素。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为:1.对资产进行识别,并对资产的价值进行赋值。2.对威胁进行识别,描述威胁的属性,并对威胁出现的频率赋值。3.对脆弱性进行识别,并对具体资产的脆弱性的严重程度赋值。4.根据威胁及威胁利用脆弱性的难易程度判断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5.根据脆弱性的严重程度及安全事件所作用的资产的价值计算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6.根据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安全事件出现后的损失,计算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对组织的影响,即风险值。在风险分析过程中,还要对现有安全措施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对风险处置的具体建议。
风险评估目的: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1).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
(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
(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6.1 防御系统与检测系统

选择相应的安全机制和安全技术,把所用的安全产品和安全管理制度融合为一个整体即防御系统,并对防御系统在运行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检测,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

6.2 响应与恢复

根据预警系统的提示信息,对异常的文件制定及实施不同的响应机制和流程,并采用恢复和备份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根据响应和恢复的情况,可发现防御系统中的薄弱环节或安全策略中的漏洞,进一步进行风险评估,加强网络安全措施。

7.总结

所谓的网络安全是一种相对的安全,并没有绝对的安全网络,一般来说,安全性越高,其实现就越复杂,费用也相应的越高。新的安全问题的出现需要新的技术和手段来解决,因此用户应该选择那些能够正视网络现存问题的技术。

标签:网络安全,心得体会,网络,信息,技术,安全,防火墙
来源: https://blog.csdn.net/qq_36087420/article/details/112364611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