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从零到入职-番外篇-计算机网络-概述

2020-12-11 11:29:06  阅读:206  来源: 互联网

标签:入职 线路 交换 计算机网络 网络 零到 分组 终端 番外篇


计算机网络的早期发展

进入21实际,我们进入了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网络其实是一个泛化的概念,主要有三个:
1.电信网(通俗说就是我们的电话网)
2.有线电视网(我们平时所说的电视有线)
3.计算机网络(我们平时说的“网络”就是指这个概念)(发展最快,核心作用)
现在,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都融入了计算机网络中,三网合一。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星形的拓扑结构,网络的中心是一台高性能的计算机,负责整个网络的控制工作。(此时的计算机网络建立在电话网的基础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SN----公用电话交换网
电话网只能传输模拟信号,所以需要用调制解调器来进行数字信号(计算机网络中的信号)与模拟信号(电话网络中的信号)之间的转换。
Line controller----线路控制器
多重的线路控制器就可以实现计算机与多个终端相连。它还可以进行数据的串行、并行的转换,以及简单的差错控制。

随着终端的增加,主机压力太大,就出现了FEB(前端处理机)分担主机的压力。
FEB 前端处理机 (通信控制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作用:承担主机的全部通信的任务,使主机脱离繁重的通信任务,更好的运行应用程序。

现在很多大型机都保留有前端处理机,而且现在我们普通用户经常使用的网卡,就是前端处理机的化身。

集中器(智能复用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随着远程终端增加,通信线路增加,高速线路自然会增加,为了降低成本,终端密集的地方就用到了线路集中器。
作用:用低速线路将多个终端集中起来,实现对高速线路的复用。

分组交换网

随着终端数量的增加,传统的电路交换,就出现了很多弊端。
什么是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是电信网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在使用电路交换,必须先在通信双方建立一条物理连接,这条连接占用双方通信所需要的资源,通信结束前,这条线路不会被其他用户占用。
为什么不适合计算机数据传输
1.浪费资源
没有信息传输时,占用的线路就会浪费。计算机的传输特点具有突发性,非连续性。
2.不同规格的终端互连不便
不同规格的终端,若采用电路交换的方式连接,就需要相互协调缓冲机制和转换机制。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和规格多种多样。
3.不灵活
传统的电路交换,传输通路上任何一处出现问题或中断,都会导致整条线路中断。(单点故障,全线瘫痪)。远距离的计算机通信,这一点会严重影响效率。

分组交换
这里说一下两个重要人物,就提一下。
鲍勃·泰勒 拉里·罗伯茨
1966年,分组交换技术出现。
1969年,第一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诞生。ARPANE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初代的ARPANET只有四个节点,主要是用于军事研究。

分组交换的特点
1.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数据从发送方到接收方中间需要经过多个节点的暂时存储。根据接收方的地址,找到下一个接收数据的节点,并将数据转发,一直到接收方。
2.发送前对数据分段处理
要发送的信息----报文
把报文分为等长的数据段,数据段前面加上必要的控制信息(这里面包括啥后面会说到),组成首部
首部 + 报文段 = 分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机: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并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主机进行通信。
节点交换机:进行分组的存储转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nternet的发展与网络的分类

ARPAET的出现使计算机网络从以主机为中心–>以网络为中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nternet发展阶段
1.从单个分组交换网到多种网络互连。
TCP/IP协议的出现,使支持TCP/IP协议的网络都可以进行互联网通信
2.三级计算机网络
国家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国家交予个人公司
ISP Internet提供商IS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机标准都是RFC文档在网上发表。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作用范围:
1.广域网
2.城域网
3.局域网
使用者:
公用网
专用网
拓扑结构
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OSI七层模型
从上往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然最终这种OSI模型因为种种原因(不做赘述)被抛弃不被使用。
TCP/IP协议广泛流行使用
TCP/IP是一个四层的网络结构,但是我们现在主要使用的是演化出来的五层结构,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今后我们会详细讲解每一层协议。
今天就到这里吧。

标签:入职,线路,交换,计算机网络,网络,零到,分组,终端,番外篇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589736/article/details/111020733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