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硬件设计:POE--POE受电设备(PD)电路工作原理

2020-10-26 15:01:08  阅读:1346  来源: 互联网

标签:电设备 -- DC 电路 PD 分级 转换器 POE


参考资料:解决POE PD设计挑战的有效的解决方案

POE电源模块的介绍特性和芯片的详细资料概述

如何应对PoE受电设备设计挑战

以太网供电中受电设备的芯片设计与研究

以太网供电检测和分级接口电路设计

 

  PD(Power Device,受电端设备)是POE系统中的客户端设备,如IP电话、网络安全摄像机、AP及掌上电脑等许多其他以太网设备。根据POE供电工作流程(参考:POE基础),PD端应该存在一个用于被检测的签名电路和PD功耗分类电路(可选),通过PSE供电设备的检测,得到稳定的48V供电电压,但是在一般电路中48V电压过高,需要一个电源转换器将48V电压转换至合适的电压;所以PD设备端的电路将由签名电路、功耗分级电路和电源转换电路组成。

一、签名检测电路

  根据IEEE 802.3af标准要求,PD检测状态应该满足输入阻抗在23.75~26.25KΩ之间(一般取值24.9KΩ),输入电容在0.02~0.12uF之间,所以签名电路可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PD签名电路

二、功耗分级电路

  当进行功耗分级时,PSE会施加一个15.5~20.5V的探测电压(电流限制在100mA以下),PD设备通过从线路中吸收一个恒定的电流来向PSE表明自己所需的最大功率。

图2 PD分级接口电路

  图2显示了两种分级接口电路;

  图2(a)实现了一个0级PD;当PSE施加15.5~20.5V的探测电压后,稳压管VR1无法导通,所以PSE将检测到0mA的电流,即PD设备判定为0级;

  图2(b)则实现了一个完整的分级电路,通过更改电阻R16的阻值,可以将PD分级;其中R14、Q12、Q13、R15构成一个350µA的偏置电流源,R14、Q12、R15是一个普通的三极管放大电路,而Q13构成一个负反馈电路,保证了流过R15的电流恒定,即形成一个简易电流源;同样,Q14、U11、R16和电流源又构成一个偏置电流源,U11是一个低电压可调节精密并联稳压器,可以保证R16两端电压稳定在1.24V,即保证了集电极电流的恒定,例如:R16=69.8Ω,则集电极电流I=17.77mA,则PD设备将被判定为等级2;而VR11保证了在PSE签名检测阶段,分级电路不工作;R12、VR12、R13、VR13、Q1构成欠压锁定(UVLO)电路,只要当输入电压达到42V以上时,MOS管Q1才导通,此时通过R17和Q15的控制,分级电路将失效;

三、电源转换器

  电源转换器有两种选择,一种是DC/DC,另一种是LDO,考虑功耗损耗问题,一般采用DC/DC;另外产品的工作电压一般低于48V,所以选择降压型电路,所以PD设备中常见的电源转换器主要是BUCK型和FlyBack型,采用FlyBack电源转换器的整体电路设计如图3所示。

图3 PD设备接口电路图 

 

  扩展资料:PD集成芯片设计方案

  PD集成芯片设计方案一般采用下列两种方法:

  A、将前端接口电路和一个用于DC/DC转换器(驱动一个分立功率MOSFET)的PWM控制器集成在一片IC上,如图4中的A部分;

  B、将一个功率MOSFET、PWM控制器和用于DC/DC转换器的所有支持电路集成在一片IC上,如图4中的B部分;

图4 PD电路框图 

  第一种方法貌似要将大部分电路集成到芯片中,然而,它并不是理想的最佳解决方案。因为接口电路仅仅具有一种可变功能:识别PD的级别;在IC内集成如此简单的电路并未实现最有成本效益地利用晶圆面积,特别是仅使用几个标准的独立元件就能以低廉的成本实现的电路,这些独立元件还可能在另个电路设计中重复使用,而DC/DC转换器比接口电路要复杂得多。因此,第二种方法如果把支持DC/DC转换需要的所有功能(包括过热保护、启动、软启动、UVLO、过压关断、过流保护等)都集成在IC内部的话,可以极大地简化设计;这种方法的设计也就相当于一款DC/DC电源芯片的设计,可参考资料也相对较多。 

标签:电设备,--,DC,电路,PD,分级,转换器,POE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cat/p/11234714.html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