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第八章

2019-09-08 17:01:11  阅读:262  来源: 互联网

标签:大家 品性 位置 自己 第八章 老子 我们


第八章1 上善若水~|解读经典
各位朋友,大家好。春节马上就要到来了,在这里罗大伦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吉祥健康!

 

今天我们接着聊点《道德经》,聊的是“上善若水”,这是第八章的话,大家都知道。可能《道德经》里为大家所熟知的、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上善若水,这个上善若水在乙本是上善如水,我觉得没什么大的差别,我们还来说上善若水。

 

老子说为什么上善若水?为什么悟道人的品性跟这水很相近?老子接着解释:“水善利万物,而又静居众人之所恶。”这句话在各个版本里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现在的版本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帛书》甲乙本里边,甲本里是“水善利万物而有静”,不是不争。这两个我觉得我们解释哪一个都可以。为什么悟道人跟水有一样的品行?因为水善利万物,它滋养众生,让树木开始生长,草开始发芽,这叫善利万物。我们人没水,很快就会死亡的,我们体内70%的成分是水,我们现在的通行本说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它不为自己去争,它滋养众生,但是不为自己争夺任何利益,这是不争。

 

《帛书》甲本说“而有静”是什么意思?水善利万物,它又非常安静地居众人之所恶。人往高处走,喜欢地位被抬高,大家尊敬我、仰视我,而人讨厌地位低的地方。水滋养众生,但是它自己安静地处于什么位置?往低处流,处于最低洼的、人最讨厌的、地位低的地方。老子说这种为大家服务、利众生,叫“利他”,善利万物就是利他,把自己的位置放得非常低,安安静静的不为自己争夺任何利益,非常坦然的把自己位置放低,没有什么浮躁的状态。老子下边评价这种品性是“故几于道”,这个“几”就是接近的意思,所以这种品性就接近道。

 

所以,老子口中的道清楚不清楚?很清楚!玄妙吗?一点也不玄妙,讲的就是利他无我,把自己位置放低,为大家做事。老子这里边指的是谁?我们再回过头来讲,老子说的是领导者,所以这样为大家做事,为全体公司人员去做事,可是却把自己位置放得很低的这种品性,老子说这就是悟了道的领导者。大家一听,我们做领导不就为了位置高点嘛,公司里边全都尊敬我,这是好事,难道这领导不是最好的领导?不是的!老子认为把自己位置放低的领导才是真正的好领导,这样的人会有吗?别说,还真有。

 

比如说这两天春节放假,我们要快递东西,您说哪家快递公司现在还在送东西?一般快递公司都宣布我们春节期间不接活了,只有一家顺丰快递还在。我上课时经常问大家,我说在座的朋友们,你们在过去的2015年里边,用过一次顺丰快递的朋友举手,全都举手,基本没人没用过。我觉得我递东西100%用的是顺丰的,顺丰快递一年收入大约260亿,养活了20万个员工。我经常问大家,我说顺丰快递这么大一个企业,谁知道它的老板叫什么名字?往往一个教室里边的朋友们,都面面相觑,谁都叫不出来,这么大企业的老板,好像没参加过什么经济论坛,领袖论坛,巅峰论坛,没有,这人名字叫什么都不知道。我告诉大家,这人叫王卫。我再问大家个问题,这个王卫多大岁数?这人梳的是分头是背头?这人戴不戴眼镜?谁看见过采访王卫的镜头?我觉得基本上谁都说不出来,为什么?连顺丰快递的员工都不知道他们老板长的是什么样,他是这个公司的总裁、董事长,这个人自己没有一分钱贷款,没有一分钱风险资金,不打广告,就靠自己白手起家做起来一个顺丰快递,是中国快递第一品牌,这么高的位置,他养活了20万个员工,是善利万物。我们每一个人递东西,可能都要通过它为大家服务,这是善利万物,可是自己不争,这人把自己的位置放到最低,也可以说是有静,这种非常安静的状态,把自己放得很低,在整个互联网上关于王卫的照片不超过5张,现在多了,以前就一张。这人就总是一条牛仔裤,一件衬衣,非常非常的低调,从来不抛头露面,可能出道以来就接受过两次采访,香港一次,大陆一次。当他的企业把整个华南市场都占领之后,深圳市政府的领导是到北京开会时才知道,自己的深圳有这么一个企业,还是一个龙头企业,原来他如此低调。

 

这个人为什么这样?他就是明白老子《道德经》的道理,为大家服务,把自己位置放低了,不要把自己位置抬高,放低以后能够安心的去经营,专注于你所做的事。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明白“道”的人。他这么做的结果是免除掉了好多不必要的干扰,没什么事能冲击到他。他在大陆接受过唯一一次采访,这采访内容我拿来一看,觉得这人境界确实很高。他说赚到多少钱和本事多大没什么好值得吹牛的,说你赚钱多少跟你的福报有关,这话说的多好!就是说这人明白,你为大家付出多少,世界向你回报多少,你才有钱赚,人家懂得舍和得的道理。所以,这是个有大智慧的人,这个人带领顺丰快递一路往前飞奔,越做越好,这公司不上市,我觉得如果真的上市了,买股票您买它肯定没错,这是一个非常健康的企业。

 

为什么这个企业如此健康?我觉得跟他的领导非常有关,这个领导者的境界非常的高,他知道自己做什么,在他的带领下,整个顺丰的领导层全都非常低调,各位您说哪位能说出来顺丰快递的副总名字叫什么?说不出来,非常非常低调,他们低调的程度可能我们任何一个做企业的人,听了以后都会咋舌,有的人去找他们谈事,谈了半天才发现蹲在墙角吃盒饭那人就是王卫,有的时候王卫能够随意的安排到哪一个门店去上班去,让人力资源部安排,早晨跟大家一起扛包,所有员工都不知道这个人就是老板。所以,他非常非常的低调。我曾经问过很多顺丰的员工,我说你们老板王卫长什么样?他们自己全都说不出来,内部刊物上没照片,他们平时也不接触,所以就完全不知他道长什么样,大家看这是非常高的境界。

 

所以,老子后边在讲管理层时说,最高的管理层是什么样的?“太上下知有之”,就是最高级别的管理,员工就知道有这个领导、这个人在哪而已,仅仅知道而已,但是我就按照规则做事就行了,领导不会没事就干预我,没事训话,没事政策又变了,不会的,一个政策一直下来,员工自然运行就可以了。所以,“太上下知有之”,也就是下边员工仅仅知道有这个人而已。后边那个境界是什么?就是员工开始敬爱老板,觉得我们老板多么英雄,我们老板是楷模的时候,老子认为这个境界就比刚才那个要低一层次了。

 

所以,这个是老子的管理智慧,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大家一定要知道,老子说“上善若水”,不是像水来回变形或像水怎样,老子讲的最核心的精神是水懂得为大家服务,却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安静而又平淡的处于低处,老子说这种品性就跟道特别接近,这是《道德经》里讲的一个重要的领导者法则。

 

所以,我们读《道德经》如果明白这样的道理,我们的人生可能会真的不同了。在春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能读一段这样的《道德经》,我觉得非常开心。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边,能够按照《道德经》的智慧的指引去做事,我们的人生一定会更加圆融,更加丰盛,祝各位新春快乐,谢谢大家。

 

第八章2 居善地,心善渊|解读经典
各位朋友大家好,给大家拜个晚年,大家春节过的怎么样?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边幸福、健康、吉祥、快乐。今天我们开始接着聊《道德经》。

 

在年前我们聊到了第八章里面一句著名的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们的版本叫“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老子是告诉大家,真正悟道的人品性像水一样,水是利众生,滋养万物。它非常安静的不争的居在最低的位置,把自己位置放的特别低。

 

老子说,这种利众生、利他,把自己位置放的非常低的品性就跟“道”特别接近。这句话非常重要,老子口中的道到底是什么?人间之道、圣人之道到底是什么?就是无我利他。这个道一点不玄妙,一点不复杂,讲的就是一种无我利他的境界,尤其是领导者,如果能够达到这种境界,为你管理的员工去做事,但是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不为自己去争名利等等,这种品性就跟道非常接近。

 

我们今天接着讲,老子形容了这种悟道者的品性,这种品性有什么特点?老子接着说“居善地,心善渊”,他用了好多排比来讲这种品性,我们今天先讲“居善地”。

 

什么叫居善地?善就是善于选择,善于把自己放到什么位置。居处,居住的“居”的意思就是你把自己的位置放在哪。“地”是低的意思。《荀子》里曾经讲过,“置下为之地”,也就是最下面那个地方叫地。《礼记》里面讲“地者下之极也”,下面最极点最低的位置叫地。老子说的“居善地”的意思是水有这样的品性,它把自己的位置放得非常低,放低的地方叫地,它从来不会把自己放到很高的位置,放到天上去,不会的,人家放得很低。这种特别擅长把自己位置放低的品性,老子称赞他。表面上老子讲的是水,实际上老子讲的是悟道的领导者,这种领导者居善地,善于把自己放低。实际上您觉得这样的人他自己真的低了吗?人家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但是老百姓看他的位置却很高,老百姓觉得这人了不起。

 

这句话特别容易理解成:特别擅长于选择这种好的地方居住。这样理解其实也是对的。比如宋朝的名臣范仲淹,他老家是苏州的,他在苏州居住,曾经有风水先生找了一块地,说这个地的风水特别好,就把这个地送给范仲淹。说范大人,如果您家里用这块地来做祖坟的话,您家里能世代出大官。所以,把这地献给范仲淹。范仲淹他是副宰相级别的官员,级别很高,他说我家里边世代出大官,哪里比得上国家人才辈出?所以这块地我可以买下来,我买下来给它盖个文庙,供天下的学子在这儿读书,所以,苏州的文庙是范仲淹建的。

 

人家没把这块地据为己有,想着自己将来做大官,他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他把这个地给学子们念书,让大家借着好风水能够学业好,将来做国家栋梁。这种人,他把自己放得低,虽然他选的并不是风水最好的地,但是他在老百姓的心中却放的最好位置,他在境界上把自己放到了最好的位置上。所以这是真正的“居善地”。有的人把它解释成居住善于选择地方也是可以的,但是老子的原意是你把自己人生的位置要放低,这是一种品性。

 

老子在居善地之后,马上就接着讲“心善渊”。深渊的“渊”字是当特别深的潭来讲,当水来讲,也就是深渊的“渊”是非常低的水。老子说心要像深渊一样,就是把心放空。深渊的特点就是特别的深,不像表面就能看到水一样,里边是空的。但是您说它全是空的吗?不对,它下面还有水。所以,这种既空下边又有的状态是“渊”。老子说悟道人的心就是这种状态,保持空着。但是并不是说里面什么都没有,他是有很深邃的思想的。所以,老子称赞这种品性,虽然说的是水像深渊一样,但是老子说的是悟道之人的品性,有这种品性的人了不起,跟道特别接近。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里不断强调要保持空的状态,我们跟大家讲过,就是您把自己心里边放空的时候,您才能更好地接受别人的思想,接受别人的建议。如果您心里装的满满的,都是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的想法都是对的,就算您天天跟圣人在一起,您都学不到什么东西,因为您会觉得我才了不起,圣人那句话说的就不对。但是如果您的心要保持像深渊一样虚空的时候,您就会想他那话有什么道理,我学一下、我借鉴一下,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的进步。所以,老子说悟道人的品性就像深渊一样深邃,这样的人才能进步,才能保持一种虚空的状态,才能和天之道接近,你才能感受到天之道是什么样的,你才能顺应天之道去做事,这是老子的想法。

 

我们前面讲的都是这些品性和领导的关系,从健康方面讲,具有这样品行的人,身体也一定健康。他把自己位置放低,把自己的心放得很空,非常谦虚,心里没什么纠结,也不在乎这种鸡毛蒜皮的得与失,他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高的位置没什么了不起的,也不觉得我心里满满的,我就要跟你冲突,你说的不对,我说的就对,他都没有。所以,这样的人更少纠结,这样的人更加健康。

 

大家看,《道德经》表面上是讲领导者之道,但是您如果能够往深领悟,您领悟到自己的健康方面,去修炼,去提升自己的心智等等,那都是非常有用的。

 

 

 

第八章3 “天”的境界|解读经典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聊《道德经》。昨天我们讲老子告诉我们做事要像水一样,具有水一样的品性,善利万物,为万物做事。但是,安静地把自己放在非常低的位置,这种品性跟道非常接近。老子接着描述了这种状态说“居善地,心善渊”,这是昨天给大家讲的内容。今天讲老子接着说的“予善天”。大家一看这奇怪了,我们的《道德经》讲的不是“予善仁”,通行本讲的是“予善仁”,但是帛书乙本写的是“予善天”,两者是有区别的。

 

“予善仁”的意思是给予的时候要怀着仁慈之心。但老子其实是很反对把这种仁慈挂在嘴上的,不要去讲它。所以,我觉得强调“仁”,在《道德经》里应该是不符合老子的原意的,我们认为通行本有可能是抄的时候抄错了,或者是后世被人改了。帛书乙本的“予善天”恰恰符合了老子的原意。“予善天”是什么意思?先看天有什么品性?老子在《道德经》的后面讲过天的品性,“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损有馀而补不足。”意思就是天之道,本能的看到哪低洼,哪缺少东西了,它就会给你补上。

 

天之道的第一个特点是看到不足它会给你补上。第二个特点是它给你这个补足,但是人家不索取任何东西,滋养万物,你看我做了多少贡献,都不索取。老子说,你给予的时候要效仿天的品性,尽量去给予这种不足的,不要索取。老子强调“予善天”,是给予的时候像天一样,有这种品性,老子说这是高明的做法。

 

在生活中我们也是如此,如果您能这么做,您就是个非常好的人,非常有境界的人。我们能随手补什么样的不足?比如说有年轻大学生刚毕业到单位里边来,大学生在学校里面学都是书本上的知识,生活中的技巧可能未必会,可能一个简单的复印都不会,不知道按哪个钮,要学。

 

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那年头很早,我都不知道电话怎么打,我不清楚是先按号码再拿起话筒,还是先拿起话筒再按号码,是到单位现学的,因为那个年头没什么电话。现在的大学生也一样,到单位好多基本的知识可能都不会。这个时候您作为老员工怎么对待他?有的人是这样对待的:你们这些大学生都学什么了?你在学校学什么东西了?这些东西怎么能不会?复印怎么能不会?这么笨,连小女孩都会,你怎么不会。这样的情况我见过很多,觉得我是资历老的,我教训你,你怎么这么笨,让你去复印怎么这么半天才回来等等,大学生真的不会。您这时候如果境界高的话,应该指点一下,大学生在这儿是不足的,不足您要补上,给他讲一讲这怎么用,操作两次,会了就好了,这种品性就是好的品性。可是有的人就是觉得自己资历老,训年轻人。您帮他一把多好,您这样不帮他,打击他自尊心,您觉得好吗?

 

在我的人生里面见过多少次,当年的老员工欺负年轻大学生,把大学生欺负得痛不欲生。结果真的有一天大学生一旦学会这些东西了,成长很快,转身成为您的领导,这老员工都不知道怎么放自己的位置,没有办法相处。马上转过脸来:当年我看你就能当领导,早看出来了。您早年训他的时候您没想吗?所以,帮一把是有好处的。

 

再举一个例子,老师在学校里面教学。我曾经讲过我上中学的时候英语特别不好,当时我们赶上一个英语老师,这位英语老师他提问就叫学习英语好的那个人回答,就喜欢这个同学。我们举手都白举,我们举手根本都是配角,他一定是叫学习好的这个学生,结果整个课堂就这一个好学生玩。这叫有余者,你又给它往上添东西,我们学习不好的就不给你补。结果我们认为这英语课跟我们没关系,我们学不学都没关系,我们都很讨厌上英语课,就你好学生一个人玩吧,我们举手也白举,所以不举了。所以,我整个初中的英语一塌糊涂。到高中要高考了,不能受老师影响,英语分太低了,才玩命自学,最后把英语给学上来了。

 

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如果您懂得《道德经》的道理,予善天,像天一样去给予,心特别宽厚,不报任何回报的念头,就为大家去服务,尤其是那种不足的,我无声无息地去帮助你,这就是好人,这就是一个境界高的人。

 

我再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我小的时候家里非常穷,那时候物质贫乏,吃不上肉,吃上一次肉都觉得特别特别香。当时我们住大学宿舍,两家一个厨房,也就是说两室一厅的房子,对面屋住着另外一家人,然后我们家住这个屋子,厨房做饭要在一起做。一起做饭的时候,我们把锅支上了,把火点着了,炖上菜了我们就进屋了。对面屋那家他们有的时候吃肉,那家人做饭的时候看到我们家锅里没有肉,就把锅里那点肉默默夹几块出来放到你的锅里面,一声不吱,不会跟你说我给你夹了几块肉,我给你怎么样,人家不说,默默地把几块肉放到你的锅里边,知道你们家孩子没有肉吃。所以,这叫“予善天”,心里特别宽厚,不求任何回报,也不声称自己怎么怎么样,人就是非常低调,看你不足给你补上。您说我们家不知道吗?晚上把这锅一打开,一盛菜,里边有几片肉,这种感动到今天为止都铭记在心,我心里现在都感激。所以,两家邻里关系非常好。我们经常说大道在民间,民间就是有这种大道,这种做事的方式就叫“予善天”,不是“予善仁”,“予善仁”的境界还是有点低,“予善天”那是真正大的境界。

 

在管理工作中也是如此,作为公司的领导,你要给予员工,要像天一样给予。在老天眼里没有什么废才,老天爷看到谁不足就给你补一下,给你调动一下,发挥你的积极性等等。稻盛和夫为什么一辈子不辞退一个员工呢?他觉得每一个人都有其优点,只不过是你用没用好他,教育没教育好他而已,跟我们的做法不同。我们是这个人不好,开除,那个,开除。他像老天爷对待万物众生一样,各尽其才,我看到他不足我默默把他换一个岗位,这个岗位能发挥他的优势,在他这方面不足我默默补上它,这是真正的领导者的境界。

 

比如说有的大学的领导就很聪明,大学生在校园里消费要刷卡,吃饭要刷卡。他设置了一个警戒线,当大学生一个月花钱少于多少钱的时候,意味着这大学生没有钱,每天都买一个馒头吃,他一个月就花20块钱。他一旦花钱少了,学校系统里边马上报警,意味着这位学生是个贫困学生。学校马上自动默默往你的卡里汇钱。我看到这个新闻时我就说,这个学校的领导是懂得《道德经》的领导,高明的领导。“予善天”,像天之道一样,看到人不足,默默地补上不求回报。也没开什么大会拿奖金红包给这个大学生,让大学生鞠躬感谢,没有这样。是默默的,不动声色,不让学生丧失任何自尊心,这钱都汇到你的卡里面。学校掌控着花钱的数额。所以我说这个境界是非常高的。

 

这就是高明的领导者境界,我们自己悟一悟。今天就聊三个字“予善天”,明天接着聊老子又给我们讲了什么样的高的境界。

 

 

第八章4 观水悟道|解读经典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接着聊《道德经》。老子在前面告诉我们做事要像水一样具有水德。做事的品性要“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老子讲接着讲“言善信”,意思就是说话要有诚信,“信”当诚讲,有规律,有准头的,我们老百姓通俗的讲叫“靠谱的”。水就具有这样的品性,比如说我整天坐在大海边,我看大海潮汐不断地涨落。我有段时间就观察,发现它在生生不息地运动,但是什么时候涨潮、什么时候退潮真的是有准的,不是胡乱来的,这叫“信”。

 

雨水也是这样的,什么季节下雨,什么季节下雪,什么时候雨多雨少,它是有准的,所以这叫靠谱,这叫“言善信”。老子告诉我们做事说话要有信用,要诚信,一定要有准,这叫“言善信”。这样的品性在生活中处处可以用到。比如说教育孩子,您教育孩子时说话一定要诚信。孩子每天观察您的一言一行,家长有什么样的行为,孩子就会学习什么样的行为。所以,家长做事一定要有诚信。

 

古代有一个故事是《曾子杀猪》。讲的是曾子的孩子,孩子妈妈要去市场上买东西,小孩非要跟着去,哭着闹着喊妈妈我要去,你一定要带我去。他妈妈说你回家在家待着,你不要去,你在家里好好玩,你不跟我去,我回来就给你把这猪杀了,给你做猪肉吃。小孩一听,脑袋里顿时出现了大盆的红烧肉的镜头,孩子很开心,说妈妈你去吧,我在家等着你杀猪。

 

他妈妈上市场买东西了,结果等他妈妈回来一看,我的天这场面可大了。你想曾子是书生,但是人很厉害。他妈妈看到曾子把这猪捆起来,正在那儿杀猪。曾子的太太一看就急了,说我家里就这一头猪你还给杀了,我刚才逗孩子玩呢,我就是让他不跟我去,我骗他呢。曾子一听,说我就告诉你不能骗孩子。孩子是跟妈妈学的,跟父母学的,你现在骗他,他不相信母亲了,等到将来你再教育他什么话,他都认为你是骗他的。所以,你这样失信于你的孩子,你就没法教育孩子了。所以,这个猪今天咱们必须杀。曾子就毅然把这刀一捅,结果当天晚上孩子就吃上了喷香的红烧肉。这个故事流传千古,就告诉我们教育孩子,父母的言行要慎重,您发表的每一个观点,您说的每一句话,对孩子的每个承诺,都千万不要欺骗孩子,这叫“言善信”。

 

我们在管理工作中也是这样,有的单位有的部门员工跟我抱怨,说我们部门文件多,多到前面文件还没消化,大家开始部署执行,还没部署完,下面文件又来了,又改了,然后又去重新部署。刚要重新部署执行,又有新的文件来了。他说我们基本上在消化前面文件过程中,新的文件就又来了,这叫朝令夕改。这样不断干扰管理过程,不断去改变自己的命令,会导致管理无序。这不是好的管理境界,虽然管理要根据经济形势不断的变化,随机应变,但是,大的原则不应该改变,我们应该保持命令在一段时间内是基本稳定的,这样大家才能够适应这个命令然后去执行。朝令夕改的话,整个公司运转会陷入混乱。这就是老子告诉我们的“言善信”。

 

接着老子又讲了“正善治”。说水它具有这样的品性,“正”是管理,管理就是“正”。善治,善于治理。对于管理的职务他特别擅长去操作,这叫“正善治”。水为什么有这种品性?水滋养的是众生,是天下万物。大家看,什么地方旱了,什么地方涝了,旱一段时间以后就会下雨,涝了水就会停,等等。在整体的大局面里水是保持一定平衡的,这是一个大的管理系统,水是特别善于治理的,这叫“正善治”。老子虽然说的是水,但是他讲的是人,实际上讲的是悟道的领导者,他具有这样的品性,他管理起来像水滋养众生一样,给什么地方滋养,什么地方涝了我再让它旱一点,它会随时调整,这叫“正善治”。

 

老子接着讲“事善能”,他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他会特别有本领。“能”就是才干的意思,才智的意思,他在做具体事的时候又非常的有才干。比如水可以冲刷污垢,水可以载舟行舟,我们现在用水来发电等等。水在做具体事的时候,它也非常有才干,非常有能量。这个“能”我们可以说他有才干,我们也可以说他善于蓄积能量,力量一旦发出来,能把石头都漂起来,再坚固的城池,大水来了以后都能给冲垮。它善于蓄积能量,这叫“事善能”。

 

接着老子讲“动善时”,行动起来善于根据时间来调整自己的状态。比如说,水到夏天的时候就变成雨水、河水,到冬天就会变成雪和冰,根据时间不同会变化。到春天的时候万物需要生发了,小草需要向上长,树木需要发芽,这时候春雨会及时的来到,来滋养大家。所以,这叫“动善时”,就是它的行动都会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变化,考虑到时机是否成熟再去做事的。老子说,这种品性叫“动善时”,也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境界。

 

这些是老子给大家讲的一系列的水的品性,“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讲的这些品性,其实都是非常高明的做事的法则,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品性体悟透了,您做事会知道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如何因势利导,因形而变。老子讲的这些品性都是在解释前面的“上善若水”,就是悟道以后怎么能做事像水一样具有这种品性。老子说的是水,实际讲的是有道的领导者。这些话我们有机会把它抄下来,然后慢慢地琢磨琢磨。在我们从事管理工作的时候,我们想一想我们能不能向这个境界靠拢,如果能够向它靠拢的话,您的管理境界一定会提高。

今天我们就聊到这儿,谢谢各位。

 


第八章5 不争,故无尤|解读经典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聊《道德经》第八章最后一句话。

 

老子在前面讲了一系列水的品德,他告诉我们做事要效仿水德,上善若水,把自己的位置放得低一些,滋养众生,放低自己,这是老子告诉我们的这种品性。最后,老子总结到,就是今天我们讲的这句话,叫“夫唯不争,故无尤”。这话的意思就是正因为你不去争,不为自己去争夺利益,所以你不会犯错误。“尤”字开始讲的意思是特殊的意思,奇特,超出一般范畴的叫“尤”。比如说,说这个女孩子长得特别特别漂亮,尤物,就是超出一般的规范。一般女孩都长成普通的样子,就您长成那种像天仙的样子,就叫尤物,所以尤,是特殊。“尤”接着延伸出责怪的意思,最后尤当名词讲是犯错误,“无尤”就是没有错误,没有过失。

 

为什么您不为自己争就会没有过失呢?老子讲了一个非常深刻的管理学法则,也就是说您在做领导的时候,您管理的是众人的事,大家的事。但是在给大家服务的时候,您突然想到了自己的位置,想到了自己的利益,开始在做事的时候暗中做手脚,为自己去争取利益,您为大家服务的过程就会大大折扣,所以,就会犯错误,行为就会有偏差。这是老子告诉我们的思想。

 

大家说是这么回事吗?我给您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一个公司里边有几个部门,一个部门是电脑部门,专门搞电脑的。公司领导说了,我们再要开发一个部门搞手机,于是搞了个手机部门。电脑部门的领导本来位置非常稳,可是手机部门越做越火,手机部门领导的地位不断地提升,将来两个人谁做公司领导退下去以后的接班人?两个部门经理都在成长。所以,这时候如果您站在大局考虑的话就会互相配合、互相支援。但是,如果您考虑到自己的私利的话,手机部门需要支援的时候,对不起我电脑部门不支援,这个跟我没关系,你犯错误就犯吧,你犯错误才好,你犯错误你下去了,我是未来的接班人。所以就不会去从全局考虑,但凡想到自己的利益就会不从全局考虑。结果,当手机部门需要支援的时候我不支援你,你有了偏差时候我不跟你说,我看清了,有偏差,但是我说了你改正了你将来会威胁我的位置,我不说,我任由你发展下去,结果有一天手机部门由于方向出现问题,最后一下坍塌,我的位置坐稳了,这对公司整体发展有利吗?无利的。

 

为什么电脑部门的领导者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这里面有关于我的利益在里边。所以,当一个领导者他管理一个全局的时候,如果考虑自己私利的话,他做事就会产生偏差,就会出现错误。这就是老子讲的“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讲的“争”是为自己争的意思。

 

在我们反腐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那么多官员落马。大家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很多这些落马的官员恰恰是特别有管理才能的,这是个奇怪的事。他们特别有管理才能,本来可以作一个非常好的领导者,不断成长,造福百姓。但是为什么会犯错误?就是有这个私心,在管理过程中看到这方面有利益,就让自己的爱人去开这方面的公司,然后通过自己的爱人在里面收钱等等。因为有了私心,本来很有才能的领导干部,最后走向腐败的道路,这就是为自己争了。您不为自己争,您放心,您为老百姓做的好事越多,老百姓越记得您。您觉得上边看不到吗?上面会看到的,您会不断地向上走。您越向上走,您造福的百姓越多,这是多么好的事。可是就因为这点私利,最后出问题了。

 

我曾经看到新闻报道,说浙江省某个官员,在被反贪局抓起来以后,发现家里有80多套房子,有几千万的现金在家里。这80多套房子他能每天晚上住一个吗?不可能。这80多套房子他一辈子能受用得了吗?不可能。一个人能住几套房子?那些房子对他有用吗?一点用都没有。但是就这些没用的东西,最后把他整个职业生涯给毁掉了,您说值得吗?不值得。所以,老子告诉大家,“夫唯不争”,不为自己争,所以你不会犯错误,你做的决定才会最正确,这是老子告诉我们的一个管理的大道理。

 

普通老百姓这方面可能影响不会那么大,但是领导者在这方面影响会特别大。所以,老子把这个特别讲出来。如果普通老百姓懂了,也不能说一点用没有。我们谁有这种品性,您放心您在生活里,您会是一个特别受欢迎的人。

 

这两天特别流行六尺巷的故事,好像春晚出现了。安徽桐城市有一处名胜叫六尺巷。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突然收到家里的家书,说家人告诉他了不得了,您的家里边您的亲戚,您的祖宅被欺负了。说邻居盖房子,侵占了我们家的三尺宽的宅基地,本来是归我们家的地,结果邻居盖房子占了我们三尺地,说这还了得了,我们家的亲戚还在京城做大官的,是大学士,那还了得了?怎么办?请您主持公道,就给写了封信。

 

本来家人都以为我们家亲戚在京城做大官,给我们的知府来一封信不就解决问题了,他欺负我们,我们要立刻出这口恶气。结果没想到,张英给回了封信,写了首诗,“千里修书(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您上千公里给我来封信,就为三尺墙这点事?您让他三尺又有什么关系呢?占这三尺我们家就永垂不朽了吗?就光辉永远了吗?不可能的。万里长城今天还在那儿,当年占着长城的秦始皇去哪了?没了。他们就占我们家三尺,再过一百年我们都哪去了?再过一千年我们都还在吗?张英的境界非常高。所以,家人接到家信以后一看很惭愧,于是让出了三尺宅基地。邻居一见,看看人家的境界,显得我们这见地太短浅了,我们争什么?我们争的东西有用吗?人家敬我们一尺,我们也敬人家一尺,结果也退后了三尺,让出了一个六尺的巷子,供老百姓在中间走路。这个故事特别好,就是不争的故事。

 

有什么好争的?我们人生中经常要争,争名分、争利益、争各种各样的东西,所有听我音频的朋友,我们想想您所争的东西,再过一百年它还在吗?我们都过不了一百年,一百年以后的事它在又怎么样?所以不用争。好多事在老子《道德经》里面讲的核心就是我们放下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好多名利,行和名都是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您把它放下以后,您觉得这事就没什么大不了的,您从容地轻装前进,您做事做得更好,心里更没有纠结。您若是想争,起了纷争之心,您心里就不平静了。您这样,第一身体不健康,第二心理不平静,做事会受影响,您说这倒是何苦呢?所以,老子讲的是一个非常高明的生活法则,生活智慧。“夫唯不争,故无尤”,您不争,您放心您做领导会做得好,您做老百姓您也会做得从容,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今天我们就聊到这儿,明天接着聊《道德经》,谢谢大家。
我们今天就聊这么多,明天接着聊老子讲水还有什么品性,悟道之人还有什么品性。

标签:大家,品性,位置,自己,第八章,老子,我们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tesla-turing/p/11487314.html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