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浅谈ICMP协议

2019-08-16 17:01:25  阅读:337  来源: 互联网

标签:协议 浅谈 IP 报文 ping 回送 ICMP 数据包


概念性问题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

ICMP 是 TCP/IP 模型中网络层的重要成员,与 IP 协议、ARP 协议、RARP 协议及 IGMP 协议共同构成 TCP/IP 模型中的网络层。ping 和 tracert是两个常用网络管理命令,ping 用来测试网络可达性,tracert 用来显示到达目的主机的路径。ping和 tracert 都利用 ICMP 协议来实现网络功能,它们是把网络协议应用到日常网络管理的典型实例。

ICMP协议的功能

  1. 确认IP包是否成功到达目标地址
  2. 通知在发送过程中IP包被丢弃的原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CMP报文格式

ICMP报文包含在IP数据报中,IP报头在ICMP报文的最前面。一个ICMP报文包括IP报头(至少20字节)、ICMP报头(至少八字节)和ICMP报文(属于ICMP报文的数据部分)。当IP报头中的协议字段值为1时,就说明这是一个ICMP报文。ICMP报头如下图所示。
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字段说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CMP大概分为两类报文:
一类是通知出错原因 ;一类是用于诊断查询
类型及含义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ing命令
ping 命令用来在IP 层次上调查与指定机器是否连通,调查数据包往复需要多少时间。为了实现这个功能,ping 命令使用了两个ICMP 报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过程:
1.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回送请求。
首先,向目标服务器发出回送请求(类型是8,代码是0)报文(同2)。在这个回送请求报文里,除了类型和代码字段,还被追加了标识符和序号字段。标识符和序号字段分别是16 位的字段。ping 命令在发送回送请求报文时,在这两个字段里填入任意的值。对于标识符,应用程序执行期间送出的所有报文里填入相同的值。对于序号,每送出一个报文数值就增加1。而且,回送请求的选项数据部分用来装任意数据。这个任意数据用来调整ping 的交流数据包的大小。

2.鹦鹉学舌一样返回回送回答。
计算机送出的回送请求到达目标服务器后,服务器回答这一请求,向送信方发送回送请求(类型是0,代码是0)(同3)。这个ICMP 回送回答报文在IP 层来看,与被送来的回送请求报文基本上一样。不同的只是,源和目标IP 地址字段被交换了,类型字段里填入了表示回送回答的0。也就是,从送信方来看,自己送出的ICMP 报文从目标服务器那里象鹦鹉学舌那样原样返回了。
送信方的计算机可以通过收到回送回答报文,来确认目标服务器在工作着。进一步,记住发送回送请求报文的时间,与接收到回送回答报文的时间一比较,就能计算出报文一去一回往复所需要的时间(同4)。但是,收到的回送回答报文里写的只是类型和代码的话,发送方计算机将无法判断它是否是自己发出去请求的回答。因此,前面说到的标识符和序号字段就有它的意义了。将这两个值与回送回答报文中的相同字段值一比较,送行方计算机就能够简单地检测回送回答是否正确了。执行ping 命令而调查的结果没什么问题的话,就将目标服务器的IP 地址,数据大小,往复花费的时间打印到屏幕上。

3.用ping 命令不能确定与对方连通的原因大致有三个。
1)目标服务器不存在;2)花在数据包交流上的时间太长ping 命令认为超时;3)目标服务器不回答ping 命令。如果是原因2),通过ping 命令的选项来延长到超时的等待时间,就能正确显示结果了。如果原因是1)或3)的话,仅凭ping 命令的结果就不能判断是哪方了。正如这样,ping 命令不一定一定能判断对方是否存在。

traceroute命令
为了调查到通信对方的路径现在是怎么样了,使用的是traceroute 命令。它与ping 并列,是代表网络命令。这个traceroute 也是ICMP 的典型实现之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过程:
1.执行tracert命令。
在Windows 上执行tracert 命令后,首先计算机向目的服务器发送IP 数据包。Windows 上使用的是与ping 同样的ICMP 回送请求报文。但是,有一点和通常的回送请求不一样。那是,最初将IP 首部的TTL(生存时间)字段设为1 这一点。
路由器每转送一次数据包就将TTL 的值减1。当TTL 变为0 的时候,按规定将丢弃这个数据包。正如这样,与其说TTL 是时间,还不如说TTL 是经过路由器的个数。对于计算机发送出去的数据包,只要它与目标服务器不在同一局域网内,一定会被哪儿的路由器中继。这时如果TTL 的值是1,由于路由器的处理会变为0,则该数据包将会被丢弃(同2)。

2.用超时报文来通知送信方。
路由器丢弃数据包的同时,用ICMP 报文来通知错误。这时使用的ICMP 报文是,类型为11,代码为0 的ICMP 超时报文。而且在选项数据字段里,将填入原先数据包的IP 首部和ICMP 的开始8 字节。正如ping 命令的时候看到的,ICMP 回送请求的先头8 字节里包含了标识符和序号字段。因此,送信方的计算机看了超时报文后,就知道是针对自己发出的回送请求的错误通知。
计算机接到针对第一个数据包的ICMP 超时报文后,接下来将TTL 加1(TTL=2)并同样地送出(同3)。这次通过第一个路由器,TTL 变为1,到达第二个路由器。但是第二个路由器象前面一样,由于TTL变为0,将不能转发该包。因此,同第一个路由器一样,将该包丢弃,并返回ICMP 超时报文。以后,收到错误的发送方计算机将TTL 加1,重复同样的工作(同4)。

3.只有目标服务器的反应不同。
如此一个一个增加TTL,某个时候ICMP 回送请求报文将到达最终的目标服务器。这时,只有目标服务器与途中的路由器不同,不返回ICMP 超时报文。为什么呢?因为即使目标服务器收到TTL 为1 的数据包也不会发生错误。
作为代替处理,服务器针对送信方计算机发出的ICMP 回送请求报文,返回ICMP 回送回答报文。也就是,送信方计算机与服务器之间,与ping 命令的执行一样了(同5)。得到了ICMP 回送回答报文的送信方知道了路经调查已经到了目标服务器,就结束了tracert 命令的执行(同6)。像这样,通过列出中途路由器返回的错误,就能知道构成到目标服务器路径的所有路由器的信息了。

4.操作系统不同则实现方法略微不同。
到这里,以Windows 上的tracert 命令为例看了原理,有些别的操作系统的traceroute 命令的原理略微不同。
具体来说,也有用向目标发送UDP 数据包代替ICMP 回送请求报文来实现的。虽说是用UDP,但途中的路由器的处理与図 8完全相同。只是UDP 数据包到达目标后的处理不同。目标计算机突然收到与通信无关的数据包,就返回ICMP 错误,因此根据返回数据包的内容来判断命令的中止。

注:此博客用于个人总结复习,大幅摘自别人的博客,非原创。
参考
1.https://blog.csdn.net/baidu_37964071/article/details/80514340
2.https://www.cnblogs.com/iiiiher/p/8513748.html

标签:协议,浅谈,IP,报文,ping,回送,ICMP,数据包
来源: https://blog.csdn.net/Ann0827/article/details/99679787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