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Socket 简介

2019-08-01 22:02:48  阅读:264  来源: 互联网

标签:SOCKADDR Socket sockClient 简介 addrServer 接字 客户端


Socket
socket本质是编程接口(API),对TCP/IP的封装,TCP/IP也要提供可供程序员做网络开发所用的接口,这就是Socket编程接口;HTTP是轿车,提供了封装或者显示数据的具体形式;Socket是发动机,提供了网络通信的能力。
在Internet上的主机一般运行了多个服务软件,同时提供几种服务。每种服务都打开一个Socket,并绑定到一个端口上,不同的端口对应于不同的服务。Socket正如其英文原意那样,像一个多孔插座。一台主机犹如布满各种插座的房间,每个插座有一个编号,有的插座提供220伏交流电, 有的提供110伏交流电,有的则提供有线电视节目。 客户软件将插头插到不同编号的插座,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服务。—— [ 维基百科]

有三种不同形式的套接字:

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
流套接字用于提供面向连接、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该服务将保证数据能够实现无差错、无重复发送,并按顺序接收。流套接字之所以能够实现可靠的数据服务,原因在于其使用了传输控制协议,即TCP(The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协议。
数据包套接字(SOCK_DGRAM)
数据包套接字提供了一种无连接的服务。该服务并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数据有可能在传输过程中丢失或出现数据重复,且无法保证顺序地接收到数据。数据包套接字使用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进行数据的传输。由于数据包套接字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对于有可能出现的数据丢失情况,需要在程序中做相应的处理。
原始套接字(SOCK_RAW)
原始套接字(SOCKET_RAW)允许对较低层次的协议直接访问,比如IP、 ICMP协议,它常用于检验新的协议实现,或者访问现有服务中配置的新设备,因为RAW SOCKET可以自如地控制Windows下的多种协议,能够对网络底层的传输机制进行控制,所以可以应用原始套接字来操纵网络层和传输层应用。比如,我们可以通过RAW SOCKET来接收发向本机的ICMP、IGMP协议包,或者接收TCP/IP栈不能够处理的IP包,也可以用来发送一些自定包头或自定协议的IP包。网络监听技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SOCKET_RAW
基于TCP的Socket使用流式套接字,相比于使用数据包套接字的UDP来讲,TCP可以使程序员不必关心数据正确性及顺序正确性,缺点是效率较低。
基于TCP的Socket编程最常见的应用场景是在C/S架构下的分布式应用,针对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提供不同的Socket系统调用。

下面举例说明其使用方式:

Server端
#include <Winsock2.h>
#include <cstdio>
#pragma comment(lib,"ws2_32.lib")
void main()
{
WSADATA wsaData;
SOCKET sockServer;
SOCKADDR_IN addrServer;
SOCKET sockClient;
SOCKADDR_IN addrClient;
WSAStartup(MAKEWORD(2,2),&wsaData);
sockServer=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addrServer.sin_addr.S_un.S_addr=htonl(INADDR_ANY);//INADDR_ANY表示任何IP
addrServer.sin_family=AF_INET;
addrServer.sin_port=htons(6000);//绑定端口6000
bind(sockServer,(SOCKADDR*)&addrServer,sizeof(SOCKADDR));

//Listen监听端
listen(sockServer,5);//5为等待连接数目
printf("服务器已启动:\n监听中...\n");
int len=sizeof(SOCKADDR);
charsendBuf[100];//发送至客户端的字符串
charrecvBuf[100];//接受客户端返回的字符串

//会阻塞进程,直到有客户端连接上来为止
sockClient=accept(sockServer,(SOCKADDR*)&addrClient,&len);
//接收并打印客户端数据
recv(sockClient,recvBuf,100,0);
printf("%s\n",recvBuf);

//关闭socket
closesocket(sockClient);
WSACleanup();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Client端
#include <Winsock2.h>
#include <cstdio>
#pragma comment(lib,"ws2_32.lib")
void main()
{
WSADATA wsaData;
SOCKET sockClient;//客户端Socket
SOCKADDR_IN addrServer;//服务端地址
WSAStartup(MAKEWORD(2,2),&wsaData);
//新建客户端socket
sockClient=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定义要连接的服务端地址
addrServer.sin_addr.S_un.S_addr=inet_addr("127.0.0.1");//目标IP(127.0.0.1是回送地址)
addrServer.sin_family=AF_INET;
addrServer.sin_port=htons(6000);//连接端口6000
//连接到服务端
connect(sockClient,(SOCKADDR*)&addrServer,sizeof(SOCKADDR));
//发送数据
char message[20]="HelloSocket!";
send(sockClient,message,strlen(message)+1,0);
//关闭socket
closesocket(sockClient);
WSACleanup();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附Socket编程步骤:
服务器端编程的步骤:

1:加载套接字库,创建套接字(WSAStartup()/socket());

2:绑定套接字到一个IP地址和一个端口上(bind());

3:将套接字设置为监听模式等待连接请求(listen());

4:请求到来后,接受连接请求,返回一个新的对应于此次连接的套接字(accept());

5:用返回的套接字和客户端进行通信(send()/recv());

6:返回,等待另一连接请求;

7:关闭套接字,关闭加载的套接字库(closesocket()/WSACleanup())。

客户端编程的步骤:

1:加载套接字库,创建套接字(WSAStartup()/socket());

2: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connect());

3:和服务器端进行通信(send()/recv());

4:关闭套接字,关闭加载的套接字库(closesocket()/WSACleanup())
---------------------
作者:手持两把锟斤拷
来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u012391923/article/details/52881938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

标签:SOCKADDR,Socket,sockClient,简介,addrServer,接字,客户端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al-fajr/p/11285630.html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