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中国专利第一人

2019-07-12 09:05:40  阅读:204  来源: 互联网

标签:第一 邱则 申请 技术 国家专利局 专利 胡国华 中国专利


一,第一个申请专利的人:胡国华 

1984年,我国第一部专利法正式颁布,4月开始实施。得知这一消息后,当时在航天部二院207所工作的胡国华萌生了争取第一项发明专利、让国家一号专利“花落”航天的念头。为了确保航天人能取得第一项专利,胡国华提前来国家专利局打探。他找到了受理专利申请的办公室,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始申请,周围却已经有不少人和他一样在徘徊观望。胡国华灵机一动,写了一个“申请专利者在此排队,第一名航天207所”的纸牌,原本不知该怎么办的人群就被胡国华带动排起了队。

当天下午,胡国华带来被褥,在办公室外等了三天三夜,1984年4月1日,终于第一个送交了专利申请书。1985年12月,胡国华顺利拿到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专利号为“85100001.0”的证书,成为新中国“第一号专利”发明人。他申请的这一专利名称为“可变光学滤波实时假彩色显示方法和装置”,简单地说,就是把一张从卫星上拍地球的黑白图片根据某种特征变成彩色图像,从而看到更多的信息。

二、国内拥有专利数最多的人:邱则有 

在中国,提起“专利”,邱则有是一个绕也绕不过去的名字。

从专利数量上来看,他申请发明专利7000多项,授权专利2000多项;从比较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拥有的专业数量可以与邱则有相比肩;从维权的方面看,邱则有打了最多的维权官司,胜诉的比例高达90%以上……

当别人还没有意识到专利的重要性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了专利领域的跑马圈地,到2007年,他就已经编织好一张囊括22个产品系列的专利网。当别人刚意识到专利的重要性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做专利战略,“狼群战术”屡战屡胜……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专利第一人。他说:“专业上别人是专家,专利上我是专家。”

1996年,邱则有和妻子在长沙创办了第一家以无梁楼盖技术为支撑的高科技企业——长沙巨星轻质建材有限公司(长沙轻质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无梁楼盖技术给巨星公司带来巨大的利润和声誉,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垂涎。为了不使技术成果被他人窃取,邱则有对空心楼盖相关建材生产过程的保密工作十分重视。但是百密一疏,有人通过他公司的一个员工窃取其高强薄壁管中的一种生产技术,并马上申请了专利。

1999年,他将自己的空心楼盖技术成果,包括新材料制造技术、新结构体系技术、施工技术三个科学范围21项自主发明,全部申请了专利。由于缺乏专利知识,邱则有提交的专利申请非常肤浅,发明成果不会总结,不会将有形的产品提炼成无形的专利权利,自己撰写的专利权利要求书和专利说明书,不是保护范围过宽就是过窄。邱则有痛定思痛,一方面请专利代理人撰写专利,一方面培养自己的维权律师,一方面强化自己的专利知识。“我可以把《专利审查指南》的几个主要章节背下来,你不弄明白,是不行的。”2001年,邱则有开始做专利战略。“这应该是我们做专利的转折点。不是简单的申请,而是研究专利。”“专利只有用战略战术的观点,进行布局,同时进行产业的研发和创新,才能保护。”好玩”是邱则有的口头禅,就连做专利也被邱则有形容为“好玩”。曾经有一位学者提到自己把专利保护得很好。邱则有不服气,一晚上的时间一口气写了七八个专利,围攻这位学者的专利,戏剧化的是,他还把这些专利免费送给了这位学者。“出于好玩,也让他知道,天外有天。”有人统计过,邱则有平均每天申请两项专利,这更让人瞠目结舌。邱则有却说,“再难的东西你把它当作娱乐,都有点乐趣。”

标签:第一,邱则,申请,技术,国家专利局,专利,胡国华,中国专利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doit8791/p/11143565.html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