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第十一章 图像的表示与描述

2019-06-02 17:55:36  阅读:414  来源: 互联网

标签:连通 边界 第十一章 骨架 形状 区域 图像 链码 描述


  • 目标的表达与描述的基本概念
  1. 表达:

– 图像分割得到基于目标的像素集合

– 采用一种合适的方式对集合进行表示——目标表达

– 区域边界的表达:

• 体现边界的延续关系

• 体现边界勾勒出的目标的形状

– 区域形状的表达

• 体现区域的灰度、纹理以及在空间的位置关系

  1. 描述:

– 在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目标特征进行定义

• 边界的描述:边界的定量化说明

• 形状的描述:形状的定量化说明

 

  • 边界的表达
  1. 边界的链码:

– 本质:对轮廓点的一种编码

– 特点:

• 边界由一系列直线段构成

• 边界的走向与采用的连接表达方式有关,

– 4-连接、8-连接

       -表达方式:

              • 编码顺序采用顺时针方向

• 起点用(绝对)坐标表示

• 其余点只用接续方向代表

• 方向可用,4-方向(连接)或者8-方向(连接)

  1. 链码的归一化

– 归一化的原因

• 不进行归一化,同一个目标由于起点的选择不同,链码不同, 对目标表达的一致性受到影响

• 起点归一化

– 将链码看作由方向数构成的自然数选取值最小的自然数顺序

– 原链码:

» 1 0 1 0 3 3 2 2

– 归一化链码:

» 0 1 0 3 3 2 2 1

              • 旋转归一化

– 利用链码的一阶差分,差分码不随轮廓旋转而变化

– 计算方法:

» 旋转前后的边界链码起点需选择相同点

» 计算差分采用反向差分(从前向后减,第一位补上最后一位的值),结果按方向数取模

              • 链码的平滑

  1. 边界的多边形表达

– 链码易于受到噪声影响,多边形近似是一种节省数据量的近似边界表达

– 方法:

• 基于收缩的最小周边多边形

基于聚合的最小均方误差线段逼近(merge)

基于分裂的最小均方误差线段逼近(split)

       -聚合方法:

边界点的邻接用直线近似,直到边界点与该直线的距离超过阈值,则形成新的直线转折点。依次计算直到边界闭合(阈值)

-分裂方法

用连接目标最长端直线代表初始化目标,计算各边界点到直线距离,距离超越阈值形成新的折线端点,对新的直线继续计算各边界点与之距离进行折线分裂,直到计算距离均在阈值之内

 

  • 区域形状的表达
  1. 空间占有数组

也就是目标的二值化表达,属于区域像素为 1,否则为0

  1. 四叉树表达

– 采用四叉树对空间占有数组进行有效编码

• 背景:白节点

• 目标:黑节点

• 混合:灰节点

• 对n级四叉树,节点总数

N=k=0n4k=4n+1-13=4n+13

  1. 骨架
  1. 骨架的定义和特点

• 平面区域简化为图结构-骨架化

• 最具代表性处理-中轴变换(medial axis transform MAT)

– 对于区域R,边界B,骨架P的确定:

– 在R中的点,若在B中有多于一个的最短距离

– 该点就是骨架点P

骨架上的点距离最近边界的距离相等

• 区域骨架示例

!!!噪声影响会造成骨架差异

•骨架提取示例:

  1. 骨架提取算法

• 思想:从边界开始向中心逐渐剔除非骨架点,余下即为骨架

• 定义:目标点为1,背景点为0 ,边界点本身为1,但其8-邻域中至少一点为0。

• 算法:两个步骤为一次迭代

注:N(p1)为P1的非零邻点个数,S(p1)是以P2, P3,… P9, P2为顺序,这些点的值从0到1的变换次数

  1. 算法解析

• (1.1)(2.1)保留端点和深陷点

• (1.2)(2.2)保留单像素宽线段

• 其他条件剔除了P为端点的情况

     

 

  • 简单描述
  1. 简单描述
  1. 边界的长度

• 边界点定义:本身属于目标区域R,其邻域点有不属于目标区域R的点

• 边界的连接:有4-方向连通或8-方向连通两种情况

– 边界4-方向连通表示,则内部区域由8-方向连通判定

– 边界8-方向连通表示,则内部区域由4-方向连通判定

       • 边界长度:水平、垂直方向为单位长度,对角方向为单位长度。

(2) 边界的直径

• 边界上相隔最远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 也称边界的长轴或是主轴

• 采用不同的距离度量方法,有不同的直径值

  1. 形状数

– 基于链码的一种边界形状描述

– 定义:形状数为链码的差分码中取值最小的序列

• 链码为: 10103322

• 差分码为:33133030

• 形状数为:03033133

– 形状数的阶:形状数序列的长度

• 4,6,8阶全部可能的边界形状以及形状数

              • 阶数增加,可能的边界形状和形状数快速增加

             

  1. 指定阶数的形状数计算

• 从满足指定阶要求的矩形中选取长短轴比例最接近边界形状的矩形 (b)

• 根据指定阶将矩形划分为多个正方形(c)

• 根据覆盖关系,得到与边界最吻合的多边形(d)

• 计算多边形链码、差分码和形状数

– 链码 11010030030322322212

– 差分码 30313031031330130031

– 形状数 00313031303103133013

  1. 形状数特点和应用

阶数一定,形状数唯一确定,它不受旋转和尺度变化

• 形状数可以确定不同边界之间的相似性

  1. 傅里叶描述子

  • 区域形状的描述
  1. 简单描述
  1. 面积

• 设正方形像素的边长为1,最有效的面积计算就是对属于区域的像素计数。

• 其他方法与之误差较大A=(x,y)∈R1

  1. 重心

• 在区域本身尺寸相对区域间距离较小时,区域可以直接用位于重心坐标的质点来近 似

  1. 其他特征

• 最大值、最小值、中值、平均值、方差等

  1. 拓扑描述

– 拓扑性质可以描述区域的全局情况

– 可以不受畸变的影响(撕裂和粘贴除外)

– 拓扑描述参数:欧拉数(Euler number)E

• 区域的孔数H、区域内的连通组元C,可得到 E=C-H

– 二值图像根据考虑的连通性不同,有两种欧拉数:

              • 4连通 E4A=C4A-H8(A)

• 8连通  E8A=C8A-H4(A)

  1. 形状描述

– 目标区域的周长和面积可以反映形状的差异

– 形状参数:F=|B|24πA

– 参数说明:

• 光滑的圆具有最小的形状参数F=1

• 对数字图像而言

– 边长按4-连通计算,区域(面积)按8-连通考虑,正8边形F值最小

– 边长按8-连通计算,区域(面积)按4-连通考虑,正菱形F值最小

• 形状参数相等,也可能实际形状差别大:

– A=5

– B=12

– F1=F2=F3

 

标签:连通,边界,第十一章,骨架,形状,区域,图像,链码,描述
来源: https://blog.csdn.net/qq_38719640/article/details/90740643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