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Android 开发经验分享:挺重要的网络基础,2021最新大厂Android面试真题解析

2021-12-27 12:30:49  阅读:80  来源: 互联网

标签:缓存 Http 请求 真题 证书 2021 Android 服务端 客户端


Okhttp解析(比较多,会分拦截器解析)

========================================================================================

Retrofit解析

=============================================================================

总结

=====================================================================

这是第一篇,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础,以及在Android开发中的一些使用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本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Http相关

Tcp相关

Socket

总结

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知识,还是需要做一些了解,事实证明在Android的日常开发和源码阅读中也会经常碰到相关知识,所以第一篇就写一下一些计算机网络的基础。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即经常看到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的分层结构,理清这个还是有必要的,防止对Http和Tcp两个根本不在同一层的协议纠缠不清。 根据不同的参考模型,分层结构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如OSI模型以及TCP/IP模型,下面就以比较经常看到的的5层结构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层的体系结构至上往下,最终可以实现端对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与通信,他们各自负责一些什么,最终如何实现端对端之间的通信?

1.应用层:如http协议,它实际上是定义了如何包装和解析数据,应用层是http协议的话,则会按照协议规定包装数据,如按照请求行、请求头、请求体包装,包装好数据后将数据传至运输层。

2.运输层:运输层有TCP和UDP两种协议,分别对应可靠的运输和不可靠的运输,如TCP因为要提供可靠的传输,所以内部要解决如何建立连接、如何保证传输是可靠的不丢数据、如何调节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关于这一层,我们平常一般都是和Socket打交道,Socket是一组封装的编程调用接口,通过它,我们就能操作TCP、UDP进行连接的建立等。我们平常使用Socket进行连接建立的时候,一般都要指定端口号,所以这一层指定了把数据送到对应的端口号。

3.网络层:这一层IP协议,以及一些路由选择协议等等,所以这一层的指定了数据要传输到哪个IP地址。中间涉及到一些最优线路,路由选择算法等等。

4.数据链路层:印象比较深的就是ARP协议,负责把IP地址解析为MAC地址,即硬件地址,这样就找到了对应的唯一的机器。

5.物理层:这一层就是最底层了,提供二进制流传输服务,也就是也就是真正开始通过传输介质(有线、无线)开始进行数据的传输了。

所以通过上面五层的各司其职,实现物理传输介质–MAC地址–IP地址–端口号–获取到数据根据应用层协议解析数据最终实现了网络通信和数据传输。

下面会着重讲一下HTTP和TCP相关的东西,关于其他层,毕业了这么久也忘的很多,如果想更加细致具体的了解像下面三层的如路由选择算法、ARP寻址以及物理层等等还是要重新去看一下《计算机网络原理》~

2 HTTP 相关

============================================================================

这里主要讲一些关于Http的基础知识,以及在Android中的一些实际应用和碰到的问题和解决。

一、无连接与无状态

Http是无连接无状态的。

无连接并不是说不需要连接,Http协议只是一个应用层协议,最终还是要靠运输层的如TCP协议向上提供的服务进行连接。

无连接的含义是http约定了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一次请求完成后就断开连接,这样主要是为了缓解服务器的压力,减小连接对服务器资源的占用。我的理解是,建立连接实际上是运输层的事,面向应用层的http来说的话,它就是无连接的,因为上层对下层无感知。

无状态的指每个请求之间都是独立的,对于之前的请求事务没有记忆的能力。所以就出现了像Cookie这种,用来保存一些状态的东西。

二、请求报文与响应报文

这里主要简单说一下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格式:

请求报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响应报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于Get和Post:我们都熟知的关于Get和Post的区别大致有以下几点:

Get会把请求参数都拼接在url后面,最终显示在地址栏,而Post则会把请求参数数据放进请求体中,不会再地址栏显示出来

传递参数的长度限制

《Android学习笔记总结+最新移动架构视频+大厂安卓面试真题+项目实战源码讲义》

【docs.qq.com/doc/DSkNLaERkbnFoS0ZF】 完整资料开源分享

问题:

对于第一点,如果是在浏览器里把隐私数据暴露在地址栏上确实不妥,但是如果是在App开发中呢,没有地址栏的概念,那么这一点是不是还会成为选择post还是get的制约条件。

对于第二点,长度的限制应该是浏览器的限制,跟get本身无关,如果是在App开发中,这一点是否也可以忽略。

三、HTTP的缓存机制

之所以想介绍以下Http的缓存机制,是因为Okhttp中对于网络请求缓存这一块就是利用了Http的的缓存机制,而不是像Volley等框架那样客户端完全自己写一套缓存策略自己玩。

Http的缓存主要利用header里的两个字段来控制:

  1. Cache-control主要包含以及几个字段:

private:则只有客户端可以缓存

public:客户端和代理服务器都可以缓存

max-age:缓存的过期时间

no-cache:需要使用对比缓存来验证缓存数据

no-store:所有内存都不会进行缓存

实际上就是在这里面设置了一个缓存策略,由服务端第一次通过header下发给客户端,可以看到:

max-age即缓存过期的时间,则之后再次请求,如果没有超过缓存失效的时间则可以直接使用缓存。

no-cache:表示需要使用对比缓存来验证缓存数据,如果这个字段是打开的,则就算max-age缓存没有失效,则还是需要发起一次请求向服务端确认一下资源是否有更新,是否需要重新请求数据,至于怎么做对比缓存,就是下面要说的Etag的作用。如果服务端确认资源没有更新,则返回304,取本地缓存即可,如果有更新,则返回最新的资源。

no-store:这个字段打开,则不会进行缓存,也不会取缓存。

2.ETag:即用来进行对比缓存,Etag是服务端资源的一个标识码

当客户端发送第一次请求时服务端会下发当前请求资源的标识码Etag,下次再请求时,客户端则会通过header里的If-None-Match将这个标识码Etag带上,服务端将客户端传来的Etag与最新的资源Etag做对比,如果一样,则表示资源没有更新,返回304。

通过Cache-control和Etag的配合来实现Http的缓存机制。

四、Cookie

上面说了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而Cookie就是用来在本地缓存记住一些状态的,一个Cookie一般都包含domin(所属域)、path、Expires(过期时间)等几个属性。服务端可以通过在响应头里的set-cookies来将状态写入客户端的Cookie里。下次客户端发起请求时可以将Cookie带上。

Android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说起Cookie,一般如果平常只是做App开发,比较不经常遇到,但是如果是涉及到WebView的需求,则有可能会遇到。

下面就说一下我在项目里遇到过的一个关于WebView Cookie的揪心往事:需求是这样的,加载的WebView中的H5页面需要是已登录状态的,所以我们需要在原生页面登录后,手动将ticket写入WebView的Cookie,之后WebView里加载的H5页面带着Cookie里的ticket给服务端验证通过就好了。

但是遇到一个问题:通过Chrome inspect调试WebView,手动写的Cookie确实是已经写进去了,但是发起请求的时候,Cookie就是没有带上,导致请求验证失败,之后通过排查,是WebView的属性默认关闭引起,通过下面的代码设置打开即可:

CookieManager cookieManager = CookieManager.getInstance();

if (Build.VERSION.SDK_INT >= Build.VERSION_CODES.LOLLIPOP) {

cookieManager.setAcceptThirdPartyCookies(mWebView, true);

} else {

cookieManager.setAcceptCookie(true);

}

五、Https

我们都知道Https保证了我们数据传输的安全,Https=Http+Ssl,之所以能保证安全主要的原理就是利用了非对称加密算法,平常用的对称加密算法之所以不安全,是因为双方是用统一的密匙进行加密解密的,只要双方任意一方泄漏了密匙,那么其他人就可以利用密匙解密数据。

而非对称加密算法之所以能实现安全传输的核心精华就是:公钥加密的信息只能用私钥解开,私钥加密的信息只能被公钥解开。

1.简述非对称加密算法为什么安全:

服务端申请CA机构颁发的证书,则获取到了证书的公钥和私钥,私钥只有服务器端自己知道,而公钥可以告知其他人,如可以把公钥传给客户端,这样客户端通过服务端传来的公钥来加密自己传输的数据,而服务端利用私钥就可以解密这个数据了。由于客户端这个用公钥加密的数据只有私钥能解密,而这个私钥只有服务端有,所以数据传输就安全了。

上面只是简单说了一下非对称加密算法是如何保证数据安全的,实际上Https的工作过程远比这要复杂(篇幅限制这里就不细说了,网上有很多相关文章):

一个是客户端还需要验证服务端传来的CA证书的合法性、有效性,因为存在传输过程CA证书被人调包的风险,涉及到客户端如何验证服务器证书的合法性的问题,保证通信双方的身份合法。

另一个是非对称算法虽然保证了数据的安全,但是效率相对于对称算法来说比较差,如何来优化,实现既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又提高了效率。

2.客户端如何验证证书的合法性:

首先CA证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证书的颁发机构以及版本

证书的使用者

证书的公钥

证书有效时间

证书的数字签名Hash值以及签名Hash算法(这个数字签名Hash值是用证书的私钥加密过的值)

等等

客户端验证服务端传过来的证书的合法性是通过:先利用获取到的公钥来解密证书中的数字签名Hash值1(因为它是利用私钥加密的嘛),然后在利用证书里的签名Hash算法生成一个Hash值2,如果两个值相等,则表示证书合法,服务器端可以被信任。

Android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顺便说一个在项目开发中使用Android WebView加载公司测试服务器上网页证书过期导致网页加载不出来白屏的问题:

解决方案就是测试环境下暂时忽略SSL的报错,这样就可以把网页加载出来,当然在生产上不要这么做,一个是会有安全问题,一个是google play应该审核也不会通过。 重写WebViewClient的onReceivedSslError():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ceivedSslError(WebView view, SslErrorHandler handler, SslError error) {

if (ContextHolder.sDebug) {

handler.proceed();

return;

}

super.onReceivedSslError(view, handler, error);

}

六、Http 2.0

Okhttp支持配置使用Http 2.0协议,Http2.0相对于Http1.x来说提升是巨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二进制格式:http1.x是文本协议,而http2.0是二进制以帧为基本单位,是一个二进制协议,一帧中除了包含数据外同时还包含该帧的标识:Stream Identifier,即标识了该帧属于哪个request,使得网络传输变得十分灵活。

多路复用:一个很大的改进,原先http1.x一个连接一个请求的情况有比较大的局限性,也引发了很多问题,如建立多个连接的消耗以及效率问题。

http1.x为了解决效率问题,可能会尽量多的发起并发的请求去加载资源,然而浏览器对于同一域名下的并发请求有限制,而优化的手段一般是将请求的资源放到不同的域名下来突破这种限制。

而http2.0支持的多路复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多个请求共用一个TCP连接,多个请求可以同时在这个TCP连接上并发,一个是解决了建立多个TCP连接的消耗问题,一个也解决了效率的问题。

那么是什么原理支撑多个请求可以在一个TCP连接上并发呢?基本原理就是上面的二进制分帧,因为每一帧都有一个身份标识,所以多个请求的不同帧可以并发的无序发送出去,在服务端会根据每一帧的身份标识,将其整理到对应的request中。

总结

笔者之前工作是在金融公司可能并不是特别追求技术,而笔者又是喜欢追求技术的人,所以格格不入,只能把目标放在互联网大厂了。也希望大家都去敢于尝试和追逐自己的梦想!
BATJ大厂Android高频面试题

觉得有收获的记得点赞,关注+收藏哦!你们的点赞就是我的动力!

求的不同帧可以并发的无序发送出去,在服务端会根据每一帧的身份标识,将其整理到对应的request中。

总结

笔者之前工作是在金融公司可能并不是特别追求技术,而笔者又是喜欢追求技术的人,所以格格不入,只能把目标放在互联网大厂了。也希望大家都去敢于尝试和追逐自己的梦想!
BATJ大厂Android高频面试题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ER1TEvKq-1640579162982)]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6zeLVguF-1640579163009)]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vZ1gSVJ5-1640579163010)]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rGYaDjdh-1640579163011)]

觉得有收获的记得点赞,关注+收藏哦!你们的点赞就是我的动力!

本文已被CODING开源项目:《Android学习笔记总结+移动架构视频+大厂面试真题+项目实战源码》收录

标签:缓存,Http,请求,真题,证书,2021,Android,服务端,客户端
来源: https://blog.csdn.net/m0_65686075/article/details/122169300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