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计算机网络实验八:网络地址转换之动态NAT

2021-12-12 09:02:01  阅读:250  来源: 互联网

标签:私网 IP ping 计算机网络 网络地址 实验 NAT 公网


网络地址转换之动态NAT

计算机网络实验一:交换机的VLAN划分

计算机网络实验二:交换机间的VLAN通信

计算机网络实验三:使用三层交换机实现跨VLAN间的通信

计算机网络实验四:实验作业之办公室跨VLAN通信

计算机网络实验五:单臂路由跨VLAN通信

计算机网络实验六: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计算机网络实验七:路由器静态NAT模拟实验


实验环境:Packet Tracer

文章目录


前言

本次实验主题为通过设置动态NAT实现网络地址的转换,实现私网PC可经由路由器转发ping通公网Server。实验内容来自课堂。本文仅对实验步骤做记录。


一、背景知识

上一个实验是关于静态NAT的,也就是私网的IP与公网的IP是一一对应的。

本实验关于动态NAT,私网的IP与公网的IP不是一一对应的。这种类型的NAT可以实现映射一个未注册IP地址到注册IP地址池中的一个注册IP地址,但必须保证拥有足够的真实IP,保证每个在因特网中收发包的用户都有真实的IP可用。

比如说,仅有3个公网IP,但私网有5台机器,使用动态NAT,只能同时有3台计算机访问Internet。

二、建立网络拓扑

添加5台计算机;

添加1台服务器;

添加1台二层交换机2960;

添加2台路由器2621;

如下图建立网络拓扑,使用直通线、交叉线连接好设备,设置IP和SM、GW,别忘了打开路由器的端口。

建立网络拓扑
如果是从实验七的副本开始做的本实验(之前设置了静态NAT),需要清除之前对CEP路由器的静态配置:

R3>enable
R3(config)#no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40.0.0.2 30.0.0.3
R3(config)#exit

三、添加静态路由

路由器对于其不能到达的目标网段需要添加静态路由。分析过程详见实验七

R2>enable
R2(config)#ip route 40.0.0.0 255.255.255.0 30.0.0.2
R2(config)#exit
R3>enable
R3(config)#ip route 20.0.0.0 255.255.255.0 30.0.0.1
R3(config)#exit

四、添加IP映射信息

R3(config)#access-list 40 permit 40.0.0.0 0.0.0.255					//	定义访问控制列表40,将网段添加到列表中
R3(config)#ip nat pool x 30.0.0.10 30.0.0.12 netmask 255.255.255.0	//	定义公网地址池,名称定义为x
R3(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40 pool x						//	将列表list 40和公网地址池x关联

五、私网主机ping公网服务器

使用私网主机PC3去ping公网服务器S1,可以ping通。
ping
在此过程中,PC3的IP地址变化如下:
ping

六、公网服务器ping私网主机

使用公网服务器S1去ping私网主机PC0和PC1的私网地址,可以ping通。
ping


总结

本次实验省略掉的一些非关键步骤的操作过程描述,在我之前发的其他几篇实验报告中有写。

本次实验利用动态NAT完成了网络地址转换。主要步骤有建立网络拓扑、添加静态路由、添加IP映射信息。完成以上步骤后,可以进行ping测试并观察IP地址的变化,如果私网主机可以ping通公网服务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公、私网IP地址的转换,本次实验就做完了。

PAT的实验涉及到传输层,我之前没有做过,近期是不会发了。如果寒假有时间,我再试试吧。基础实验终于复盘完了!下周应该可以开始做综合实验啦。

标签:私网,IP,ping,计算机网络,网络地址,实验,NAT,公网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7678542/article/details/121879260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