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leetcode-JZ15-剪绳子II

2021-12-08 14:34:00  阅读:199  来源: 互联网

标签:JZ15 int res 绳子 long II base fi leetcode


题面

给你一根长度为 n 的绳子,请把绳子剪成整数长度的 m 段(m、n都是整数,n>1并且m>1),每段绳子的长度记为 k[0],k[1]...k[m - 1] 。请问 k[0]*k[1]*...*k[m - 1] 可能的最大乘积是多少?例如,当绳子的长度是8时,我们把它剪成长度分别为2、3、3的三段,此时得到的最大乘积是18。

答案需要取模 1e9+7(1000000007),如计算初始结果为:1000000008,请返回 1。

示例 1:

输入: 2
输出: 1
解释: 2 = 1 + 1, 1 × 1 = 1

示例 2:

输入: 10
输出: 36
解释: 10 = 3 + 3 + 4, 3 × 3 × 4 = 36

提示:

  • 2 <= n <= 1000

原题链接

分析

该题在第14题“剪绳子”的基础上,增加了大数取余部分,下面探讨C++的4种解题思路:

动态规划、数学推导、数学推导优化、贪心。

最后会再次印证一句古老的话:艺术与科学终将在某一点相遇

1 动态规划(行不通)

在第14题代码基础上,每次从第i-1个状态计算第i个状态时,加入取余运算,会得出错误的结果。理由如下:

动态规划的特点是,第i个状态依赖于第i-1个状态,最后一个状态(目标状态)依赖于倒数第二个状态,如果在状态转移间进行取余,会出现有的转移需要取余,有的转移不需要取余:

假设a和b是两个数,a>b,a需要取余,b不需要取余,a取余之后的值为a1,可能出现a1<b的情况,这就会误导后面的状态转移,最终导致错误的结果。

这是无法得出正确结果的动态规划的代码,注意,为了不产生溢出,需要将dp数组和若干中间值改成long类型(详见代码注释):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cuttingRope(int n)
{
    int base = 1000000007;
    if(n==2)
    {
        return 1;
    }
    if(n==3)
    {
        return 2;
    }
    // 将dp数组改成long类型
    long dp[n+1][n+1];
    for(int i=0; i<n+1; i++)
    {
        for(int j=0; j<n+1; j++)
        {
            dp[i][j] = -1;
        }
    }
    for(int i=0; i<n+1; i++)
    {
        dp[i][i] = 1;
        dp[i][1] = i;
    }

    
    //dp[i][j],长度为i的绳子,切成j段,乘积的最大值
    for(int tmp=3; tmp<=n; tmp++)
    {
        int now_len = tmp;
        for(int sp=2; sp<now_len; sp++)
        {
            int split = sp;
            // 将x1改成long类型
            long x1 = 1;
            // 将dp数组候选值tmp_max改成long类型
            long tmp_max = -1;
            bool overflow = false;
            while((x1<now_len) && (now_len-x1)>=(split-1))
            {
                // 将乘积multi改成long类型
                long multi = (x1*dp[now_len-x1][split-1]);
                if(!overflow){
                    if(multi>base){
                        multi = multi%base;
                        tmp_max = multi;
                        overflow = true;
                    }
                    else{
                        if(multi>tmp_max){
                            tmp_max = multi;
                        }
                    }
                }
                else{
                    if(multi>base){
                        multi = multi%base;
                        if(multi>tmp_max){
                            tmp_max = multi;
                        }
                    }
                }
                x1++;
            }
            dp[now_len][split] = tmp_max;
        }
    }
    
    
    int final_max = -1;
    for(int p=1; p<=n; p++)
    {
        if(dp[n][p]>final_max)
        {
            final_max = dp[n][p];
        }
    }
    return final_max;
}
};

2 数学推导

务必先看此处的数学推导过程。

要点如下:

  1. 对n%3的值进行分类讨论
  2. 写出一个递归求余的函数

代码如下(注释部分即为思路):

class Solution {
public:
    
    //递归求余的函数
    long figure(int k){
        //特判,边界条件
        if(k==0){
            return 1;
        }
        
        //特判,边界条件
        if(k==1){
            return 3;
        }
        //注意temp的值必须为long,否则leetcode上会报溢出的错误
        long temp = (3*figure(k-1));
        return temp%1000000007;

    }
    
    //分类讨论的函数
    int cuttingRope(int n) {
        //特判,n==2时返回1
        if(n==2){
            return 1;
        }
        //特判,n==3时返回2
        if(n==3){
            return 2;
        }
		
        //利用整除向下取整的特性,不管n%3是多少,k总是我们需要的值
        int k = n/3;
        long res = 0;

        
        if(n%3==0){
            //把绳子分割成k段,每段长度为3
            res = figure(k)%1000000007;
        }

        else if(n%3 == 2){
            if(k==0){
                //此处只能是n=2
                res = 1;
            }
            else{
                long mid = (figure(k))*2;
                res = mid%1000000007;
            }
        }

        else{
            if(k==0){
                //此处只能是n=1,其实这一句可以不用,因为题目要求n>1
                res = 1;
            }
            else{
                long mid = (figure(k-1))*4;
                res = mid%1000000007;
            }
        }
        int result = res;
        return result;
    }
};

提交结果:

image-20210329225657438

3 数学推导优化

上面的代码,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它的特点:又臭又长

一堆if-else语句,这样写代码到了后期很难维护。

进一步推导,完全可以

对这根绳子一次切3个长度,一次切3个长度,当剩余长度小于某个值时,再分类讨论

代码如下(注释部分即为思路):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cuttingRope(int n) {
        int base = 1000000007;
        //res的类型必须设置为long,否则会溢出
        long res = 1;
        //特判
        if(n<3){
            return 1;
        }
        //特判
        if(n==3){
            return 2;
        }
        
        //这里必须是n>5,因为n%3的余数可能是0、1、2
        //0是我们最想要的结果,不用考虑特殊情况
        //n%3=1时,最后一次切3之前,绳子长度为4,这时我们应该把4分成2+2,而不是1+3,因为(2*2)>(1*3)
        //n%3=2时,最后一次切3之前,绳子长度为5,这时我们应该把5分成3+2
        //所以当绳子目前的长度大于5时,可以随便切3,但是当等于5或者小于5时,就要分类讨论了
        while(n>5){
            res = (res*3)%base;//循环取余,防止溢出
            n = n-3;
        }
        int fi;
        //最后一次切3之前,绳子长度为5,这时我们应该把5分成3+2,3*2=6,故fi=6
        if(n==5){
            fi = 6;
        }
        //最后一次切3之前,绳子长度为4,这时我们应该把4分成2+2,2*2=4,故fi=4
        if(n==4){
            fi = 4;
        }
        //最后一次切3之前绳子长度为3,我们不应该分这根绳子,故fi=3
        if(n==3){
            fi = 3;
        }
        return (res*fi)%base;
    }
};


提交结果:

image-20210329230736494

4 贪心

上面的代码,简洁了很多,但是,从提交效果上看,和没有优化之前并无差别,为什么呢?

注意到,上面的代码在while循环之后,有3个if判断语句,编译器在底层,会对if语句的走向,进行猜测,但if的判断都是==判断,所以,编译器此时的猜测毫无意义,会浪费很多时间。

再去看一看上面的代码,我们会发现,当n<4的时候,返回的都是n-1;当n=4的时候,返回的是4。当n=5的时候,就要进行常规切3操作。

好,再去看上面代码中最后一部分:

        while(n>5){
            res = (res*3)%base;//循环取余,防止溢出
            n = n-3;
        }
        int fi;
        //最后一次切3之前,绳子长度为5,这时我们应该把5分成3+2,3*2=6,故fi=6
        if(n==5){
            fi = 6;
        }
        //最后一次切3之前,绳子长度为4,这时我们应该把4分成2+2,2*2=4,故fi=4
        if(n==4){
            fi = 4;
        }
        //最后一次切3之前绳子长度为3,我们不应该分这根绳子,故fi=3
        if(n==3){
            fi = 3;
        }
        return (res*fi)%base;

while循环的条件:n>5。如果:

我们把它改成n>4,去掉while循环后面的3个if语句,将最后一行return (res*fi)%base;改成return (res*n)%base;,我们会发现,再最终结果上,不会有任何变化,为什么不会有任何变化呢?继续分析:

while循环退出时,n有以下几种情况:

  1. n=4,最后一次切完3,绳子长度为4,这时我们应该把4分成2+2,2*2=4,恰好就是绳子本身的值。
  2. n=3,最后一次切完3,绳子长度为3,这时我们不应该分这根绳子,保持绳子本身的值。
  3. n=2,最后一次切完3,绳子长度为2,说明最后一次切3之前,绳子的长度为5,对于5,我们应该把5分成3+2,而2恰好就是目前绳子本身的值。

综上所述,优化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cuttingRope(int n) {
        int base = 1000000007;
        long res = 1;
        if(n<4){
            return n-1;
        }
        if(n==4){
            return 4;
        }
        while(n>4){
            res = (res*3)%base;
            n = n-3;
        }
        return (res*n)%base;
    }
};

提交结果:

image-20210329232109313

可以发现,执行时间显著降低了,因为while循环后面没有那一大堆if判断了。

如果有好好看此处的数学推导,会发现,上面的代码,完全可以按照贪心法的逻辑去理解。

艺术与科学终将在某一点相遇

Good luck!

标签:JZ15,int,res,绳子,long,II,base,fi,leetcode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alphaprime/p/15661365.html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