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五章

2021-12-02 00:00:25  阅读:229  来源: 互联网

标签:互联 协议 基础 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 第五章 广域网 路由 路由器


第五章 广域网和网络互联

5.1 基础

5.1.1 概述

  • 互联网即使覆盖范围很广,也不称为广域网,因为在互联网中,不同网络的互联才是它最主要的特征
  • 互联网必须用路由器连接
  • 而广域网指单个网络,它是用结点交换机连接各主机而不是用路由器来连接各网络
  • 从组成上将,广域网通常是由一些结点交换机及链路组成,结点之间是点对点的连接,而局域网通常是采用多点接入、共享传输介质的方式
  • 从层次上讲,广域网使用的协议主要是在网络层,主要考虑路由选择问题,而局域网使用的协议主要在数据链路层及物理层
  1. 广域网的组成结构: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2. 数据的传输方式: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3. 公共传输网络

5.1.2 电路交换网

5.1.3 分组交换网

5.2 网络互联概述

5.2.1 概念

5.2.2 网络互联的形式

  1. 局域网与局域网的互联
  2.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
  • 设备主要由路由器和网关
  1. 局域网–广域网–局域网互联
  2. 广域网和广域网
  • 主要通过路由器或者网关将两个或多个广域网互联起来

5.2.3 网络互联的层次

  • 实现网络互联,一般都需要一个中间设备,也称为中继系统。
  •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GuZlnjiB-1638373636044)(%E8%AE%A1%E7%AE%97%E6%9C%BA%E7%BD%91%E7%BB%9C%E5%9F%BA%E7%A1%80.assets/image-20211128103313797.png)]
  1. 物理层互联
  • 负责不同地理范围内的网段互联
  • 设备是中继器和集线器,用于同类的物理层连接,对信号起着放大的作用
  1. 数据链路层互联
  • 负责互联两个或多个同一类型的局域网和不同类型的局域网
  • 使用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所连接的网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网络层以上使用的协议必须相同或者兼容
  1. 网络层的互联
  • 设备是路由器
  • 如果网络层协议相同,则互联解决路由选择问题,如果协议不同,则需要使用多协议路由进行不同网络层协议的转换
  • 网桥只能互联局域网,而路由还可以互联广域网
  1. 高层互联
  • 设备是网关。网关实际上就是协议转换器,用于连接多个不同的网络,使之可以通信
  • 网关坑工作在不同的层上,大部分的网关都是应用层的网关

5.3 网络互联设备

5.3.1 物理层设备

  1. 中继器
  • 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复制、放大和整形,起到扩展传输距离功能
  • 没有信号纠错的功能
  1. 集线器
  • 也称多端口中继器。和中继器一样,互联的网络应该是同类网络
  • 集线器是共享式设备,连接在集线器上所有结点共享集线器的带宽
  • 通常是组件共享时局域网的核心设备
  1. 中继器和集线器的特性
  • 在物理上和逻辑上都是同一个网络,同一个冲突域,仅仅是扩大了地理范围
  • 由于中继器和集线器在物理层实现互联,所以要求物理层以上各层协议完全相同

5.3.2 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

  1. 网桥
  • 是一种存储转发设备,主要功能就是隔离不同网段之间的数据通信量

  • 能连接同类和异类局域网

  • 用户并不知道网桥的存在,网桥常用来讲局域网分割成既独立又能相互通信的多个网段

  •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ZRCtYZxc-1638373636054)(%E8%AE%A1%E7%AE%97%E6%9C%BA%E7%BD%91%E7%BB%9C%E5%9F%BA%E7%A1%80.assets/image-20211128104314243.png)]

  • 网桥类型

    • 透明网桥
    • 源路由选择网桥
  1. 交换机
  • 也称为多端口的网桥
  • 逐渐被交换机所取代

5.3.3 网络层互联设备

  • 路由器是工作在网络层上的一种存储转发设备,用于互联两个或多个独立的相同类型或异构类型的网络
  1. 工作原理
  • 在使用路由器连接的互连网络中,当连接在不同子网上的主机需要通信时,路由器负责把数据分组,通过互联网沿着一条路径从源端传送到目的端。在这条路径上坑要经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数据分组所经过的路由器必须知道怎样把数据否是传送到目的端,需要经过哪些路由器
  • 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个数据分组按照某种策略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即路由选择和路由转发
  1. 功能
  • 路径选择
  • 协议转换:对网络层及其一下各层的协议进行转换
  • 分段和组装
  • 流量控制
  • 子网隔离
  • 网络管理
  • 实施安全策略
  1.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
  • 工作层次不同
  • 数据转发所依据的地址不同:交换机根据数据链路层的物理地址(MAC地址)确定是否转发数据,路由器是根据网络层逻辑地址(IP地址)中的目的网络地址决定数据转发的路径,进行数据分组的转发
  • 传统的交换机只能分隔冲突域,不能隔离广播域,而路由器可以分隔
  • 广播域:网络中能接受任意设备发出的广播数据包的所有设备的集合

5.3.4 应用层互联设备

  • 当使用不同协议的系统之间进行通信时,就必须进行协议转换,网关就是为了如此设计的
  • 工作在传输层以上各层,即传输层到应用层

5.4 路由协议

5.4.1 协议的类型

  • 首先把整个互联网划分成许多较小的自治系统
  • 自治系统是指拥有同一路由选择策略,并且处于一个管理机构控制之下的一组路由器
  • 自治系统把互联网络的路由器分成内外两层,这样根据路由协议作用范围可把路由协议分为两大类:
  1. 内部网关协议
  2. 外部网关协议
  • 工作在自制系统之间,处在系统的边缘上,用以确保自治域系统之间的通信

5.4.2 内部网关协议

  1. 路由信息协议RIP
  • 规定互连网络中的每个路由器每30s向其他相邻路由器广播自己的整个路由表
  • 并且RIP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经过15个路由器,超过15时,认为目的地不可达
  • 只适用于小系统
  1. 开放最短路由协议OSPF
  • 每个路由器都维护着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实际上就是整个互联网的拓扑结构图

  • 每个路由器使用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数据,根据最短路径算法–-迪杰斯特拉算法,独立计算出到达每个结点的最短路径,即路由表

  • 只要网络拓扑发出任何变化,链路状态数据库就能得到更新,路由器进行重新计算

  • 每个路由器向同一管理域内的其他所有路由器发送链路状态公告,彼此交换链路状态信息来建立链路状态数据库,并维持全网的一致性

  • 相邻路由器之间每10s进行一次报文交换

  • 适用于大型网络,在啊更新路由信息时产生的流量较少

5.3.4 外部网关协议

  • BGP

标签:互联,协议,基础,局域网,计算机网络,第五章,广域网,路由,路由器
来源: https://blog.csdn.net/qq_43327067/article/details/121667673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