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随机组队感想

2021-06-18 22:03:50  阅读:240  来源: 互联网

标签:大家 组长 感想 组队 随机 组员 团队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2021春软件工程实践S班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团队作业六——Beta冲刺+事后诸葛亮
这个作业的目标 随机组队的个人感想

随机组队感想

ZLX

  • 在被随机组队分配到第九小队之后的第一次开会,我对小队里的大多数人都是比较陌生的,因为一时“冲动”就当上了组长。团队刚开始在一起讨论任务的时候,由于大家还不太熟悉彼此,讨论的过程中大家比较拘谨。随着相处、共事的时间逐渐增加,大家自然而然的互相有了了解,任务的推进效率也随之提升。
    由于对大家的能力还不是很了解,所以Alpha阶段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地了解组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分配任务。到了Alpha的后半段,整体的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组员之前的默契程度也有较大的提升。
    这一次的实践过程中,随机组队的组队方式给了我与陌生队友一起开发软件的经验。第一次作为组长参与到一个项目的开发,第一次与这么多的不熟悉的人合作。随机组队给了我前所未有的项目开发体验。

MYT

  • 在这次软工实践中,我加入了随机组队产生的第九组,刚开始的时候我们9个人组在一起话都很少,开会的时候大家都很拘谨,后面相处久了就好多了。
    我还记得我们组长和我说以后答辩都交给我,其他任务可以少安排一些,当时的我内心多么快乐,现在就有多悲伤。why,因为我们前端只有3个人,总工作量多,我也不好意思划水,本来写前端的人就少,再划就更少了,整个团队作业编程的过程中我只能叹息再叹息。
    这个学期的软工实践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小组里面得有牛人,当然产生这个感想不是说有牛人的话我划水起来会比较方便,而是因为我希望在我有疑问的时候可以有这么一位牛人为我指点明津。虽然我们组牛人确实有,可是他们都在后端,我只能在前端眼巴巴看着。

WH

  • 从被抽到随机队开始,我的内心其实就已经有点慌了,这里面意味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我本来加入一个有发起人的队伍,但是因为一些其他原因,队伍解散了,所以我被随机分配了,而且最终没逃出进入随机队的命运。从客观实力方面分析,编程大佬在剩下的随机同学里面存在的概率小且数量少,而且我所知道的两个编程经验丰富的前后端大佬都被分配到另一个随机组,所以我们这个随机组只能坚强,毕竟总要自己成长的,只不过是时间短,压力较大罢了,需要短时间内逼自己大幅度成长进步。没人带领的情况下压力确实很大,不过还好的是我们组内的合作氛围还是很不错的,大家都不吝啬赐教和请教,并且采取的管理方式大多也都比较人性化,虽说强制化为主的管理方式可能效率和作用会更好,但是风险也更大,对于新手而言不小心就会出现揠苗助长的窘况。人性化与强制化一半一半,既逼自己成长,也有喘息空间。随机组队的好处在于,大家都不熟悉,我们组我一个熟悉的人都没有,七个不认识的,一个是同班但仅仅是认识而已,不熟悉的人之间大家都比较客气,而且比较不敢相互甩锅,这点是比较有益于团队健康发展的。再一点就是,我们组的腼腆小伙子可太多了,有时候交流起来会有不适应的地方,对一个团队而言,相互之间的沟通和表达是很重要的,所以太多腼腆小伙子确实会让整个团队的沟通没那么舒适。随机组队的前期会非常不适应,需要较长的一段磨合期,这也是随机队的一个劣势。从项目实施方面,大家的参与度还是比较高的,消极怠工的现象难免存在,但好在不多,整体感受还是可以的。总而言之,随机组队的这次体验很特别,很难忘。

ZXY

  • 当我得知自己被随机组队的时候,其实是有一些慌张的,主要是因为对于大部分组员都不太熟,很陌生,在一起害怕自己不太能适应与大家很好的合作,对大家的能力也都不太熟悉,更害怕自己会拖累大家。从一开始刚组队的时候,由于大家都彼此不太认识,所以在初期讨论的时候大家都比较沉默,发言不太积极,所以前期的一小些工作进度略微缓慢。但是随着工作的推进以及一次又一次作业的合作完成,大家也开始慢慢放开自己,让我觉得自己能够更好的融入这个团队里。在这一学期的合作中,大家也都在相互帮助中共同进步,因为我是第一次使用go语言,所以我会碰到较多的困难,但是组长也都会不厌其烦的给我提供帮助,让我能得到一定的收获。这一次的随机组队让我认识到了更多的人,学到了很多,当然,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熟悉与配合

ZJH

  • 随机分配到这个队,面对新的组员还是有些不适应,毕竟组员的能力和他们擅长的技术我都不太了解。但是组长是我的舍友,而且会很多的技术,所以很多问题都可以直接问他,使得我对自己负责的部分进行得比较顺利。但是难点在于,与其它组员的代码交接上,有时看不懂其他人的代码,需要反复的询问,或者干脆自己再写一个相同的功能出来。我们的团队里有一个人,完全不参与任务,所以团队实际上只有8个人,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承担了额外的任务,最终我们的项目基本上能用(至少我觉得),也归功于每个人都就比较负责,也有一定的抗压能力。

HSC

  • 有共同的目标,我们在定时开的会议中,都能很好地交流
    有着明确的技术分工,一起工作还是很ok的
    第一次团队拍照的那时,大家在笑着讨论拍照的poss,还争执了一会谁站前面,挺有趣的
    随机组队这种方式挺好的

CXQ

  • 其他组都是找好人定好要做的项目,而随机组队就像是从被挑剩下的人中随遍把人组在一起,至少我们组负责前端的三个人都没有什么项目经验,也没有vue前端开发的经验,做起项目的时候都是从学习开始。学习能力各有千秋,一边学一边还要用来做项目就有点吃力了,还好只是页面的话还能使用组件库。前端也没有人能负责任务的统筹分配,只能是让组长分配页面、功能,然后我们自己协商要做什么,然后各做各的。之后到了对接的时候就因为没什么经验加上各种考试复习导致进度缓慢。还是跟组长(后端)一边做一边讨论才终于会做一点了。感觉在这样一种随机组队的情况下,自身能力有限,经验不足,需要积极沟通,但是又不熟,最后一个人瞎鼓捣也就做出那么点东西。就当是提升抗压能力吧,也确实积攒了经验,能力也有所提升,还算能接受。

DYF

  • 随机组队的形式导致大家一开始互相都不是特别了解,所以遇到了一些诸如沟通比较低效的问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共事,大家都逐渐熟悉起来,成为了一起完成项目的伙伴。项目可以顺利进行开发,和大家的协作是分不开的。这就很像刚进入公司时,与项目组其他成员不熟悉的情况,真实模拟了日后工作,在团队沟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我觉得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但是随机组队也有一些问题,因为大家互相不熟悉,对他人的态度,技术都不是很了解,同时随机组队没有交换成员的环节,不能对成员结构进行调整,不太科学。总的来说,我觉得随机组队对我们的锻炼要比自主组队大,在今后的课程中可以增加随机组队的比例,让更多学生得到锻炼

标签:大家,组长,感想,组队,随机,组员,团队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PingLeMe/p/14899717.html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