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通信原理》复习笔记1----第一章绪论

2021-06-07 15:01:48  阅读:202  来源: 互联网

标签:复习 绪论 信源 数字通信 系统 通信 ---- 传输 信号


系列文章链接目录

一、《通信原理》复习笔记1----第一章绪论


文章目录


前言

通信原理是博主大学本科期间最后一门硬核必修专业课科目,以此博客记录复习笔记,与大家一同学习。

第一章的复习重点在于:
理解何谓模拟、数字信号,通信系统模型图、模拟通信、数字通信的系统模型图、数字通信的优缺点、掌握信息量、信息熵的计算方法、数字通信的主要性能指标、掌握传码率传信率频带利用率等的计算方法。

一、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概念

⮚模拟信号:代表消息的信号参量取值连续(不可数,无穷多) 。
对于基带信号(一般指未调制过的信号)瞬时值状态数无限,如正弦信号、语音信号、图像信号等。
对于已调信号(载波一般为正弦信号)的参数A.F.P状态数无限。

⮚数字信号:电信号的参量离散取值(有限)。
基带信号的瞬时值状态数有限。 如计算机.电报机等输出的信号。
已调信号的参数A.F.P状态数有限。

二、通信系统一般模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信息源(简称信源):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如麦克风。信源可分为模拟信源和数字信源。
⮚发送设备:产生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信道:将来自发送设备的信号传送到接收端的物理媒质。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大类。
⮚噪声源:集中表示分布于通信系统中各处的噪声。
⮚接收设备:从受到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电信号。
⮚受信者(信宿):把原始电信号还原成相应的消息,如扬声器等。

三、模拟通信系统模型与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3.1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两种变换:

第一种变换:模拟消息↔原始电信号(基带信号)。在发送端把连续消息变换成原始电信号,在接收端进行相反的变换。

第二种变换:基带信号↔已调信号(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并在接收端进行反变换。完成这种变换和反变换的是调制器解调器。经调制以后的信号为已调信号,它有两个基本特征:①携带信息②频谱通常具有带通形式,因此又称为带通信号。

3.2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信源编码与译码目的: ①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 ②完成模/数转换
⮚信道编码与译码目的:增强抗干扰能力
⮚加密与解密目的:保证所传信息的安全
⮚数字调制与解调目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带通信号
⮚同步目的:使收发两端的信号在时间上保持步调一致

四、数字通信的优缺点

优点:
①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②传输差错可控
③便于处理、变换、存储
④便于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
⑤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
⑥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缺点:
①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
②对同步要求高

五、信息的度量

⮚信息: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

5.1信息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2平均信息量(信源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六、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
⮚有效性:指传输一定信息量时所占用的信道资源(频带宽度和时间间隔),或者说是传输的“速度”问题。
⮚可靠性:指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也就是传输的“质量”问题。

6.1模拟通信系统

⮚有效性:可用有效传输频带来度量。
⮚可靠性:可用接收端最终输出信噪比来度量。

6.2数字通信系统

6.2.1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衡量指标

有效性:用传输速率和频带利用率来衡量

码元传输速率(传码率)RB:定义为单位时间(每秒)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简记为B。式中T为码元的持续时间(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信息传输速率(传信率)Rb:定义为单位时间内传递的平均信息量或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简记为 b/s ,或bp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频带利用率η:定义为单位带宽(1赫兹)内的传输速率,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2.2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衡量指标

可靠性:常用误码率和误信率表示。

误码率P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误信率P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标签:复习,绪论,信源,数字通信,系统,通信,----,传输,信号
来源: https://blog.csdn.net/h568630659/article/details/117660189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