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数据库> 文章详细

redis集群实现原理

2022-07-10 11:02:47  阅读:141  来源: 互联网

标签:slot redis 写入 Redis 集群 原理 节点


redis cluster 工作原理

在哨兵sentinel机制中,可以解决redis高可用问题,即当master故障后可以自动将slave提升为master,从而可以保证redis服务的正常使用,但是无法解决redis单机写入的瓶颈问题,即单机redis写入性能受限于单机的内存大小,并发数量,网卡速率等因素。

为了解决单机性能的瓶颈,提高redis性能,可以使用分布式集群的解决方案

 

早期Redis 分布式集群部署方案:

  • 客户端分区:由客户端程序决定key写分配和写入的redis node,但是需要客户端自己实现写入分 配、高可用管理和故障转移等
  • 代理方案:基于三方软件实现redis proxy,客户端先连接之代理层,由代理层实现key的写入分 配,对客户端来说是有比较简单,但是对于集群管节点增减相对比较麻烦,而且代理本身也是单点 和性能瓶颈。

redis 3.0版本之后推出了无中心架构的redis cluster机制,在无中心的redis集群当中,其每个节点保存 当前节点数据和整个集群状态,每个节点都和其他所有节点连接

 

Redis Cluster特点如下:

  • 所有Redis节点使用(PING机制)互联
  • 集群中某个节点的是否失效,是由整个集群中超过半数的节点监测都失效,才能算真正的失效
  • 客户端不需要proxy即可直接连接redis,应用程序中需要配置有全部的redis服务器IP
  • redis cluster把所有的redis node 平均映射到 0-16383个槽位(slot)上,读写需要到指定的redis node上进行操作,因此有多少个redis node相当于redis 并发扩展了多少倍,每个redis node 承担 16384/N个槽位
  • Redis cluster预先分配16384个(slot)槽位,当需要在redis集群中写入一个key -value的时候,会使 用CRC16(key) mod 16384之后的值,决定将key写入值哪一个槽位从而决定写入哪一个Redis节点 上,从而有效解决单机瓶颈。

 

Redis cluster 基本架构

假如三个主节点分别是:A, B, C 三个节点,采用哈希槽 (hash slot)的方式来分配16384个slot 的话

它们三个节点分别承担的slot 区间可以是:

节点A覆盖 0-5460
节点B覆盖 5461-10922
节点C覆盖 10923-16383

 

标签:slot,redis,写入,Redis,集群,原理,节点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yj1023/p/16462772.html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